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党建工作 > 统战群工
统战群工
——关于赴承德考察交流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09-26 16:02 来源: 编辑:张林林
信息来源: 2012-09-26

2012年8月25日至26日,故宫博物院团委组织青年文博考察团(以下简称“考察团”)赴河北承德进行考察与学习活动。

来自院直、文保工程联合、计财审计联合、资料信息中心、业务联合、故宫出版社等团支部的团员青年组成的考察团,分别参观避暑山庄、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世界文化遗产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参观学习的同时,考察团成员就自己对于文博工作的见闻与感想展开热烈讨论,力求将所见先进的工作经验和成果、所闻古建保护修缮的理念、所想优良的博物馆管理模式,能够运用到到今后的本职工作中去。

8月25日中午,考察团抵达承德市区,直接到普宁寺参观。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是一座汉藏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庙宇。大乘之阁内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重约110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质雕像。此像雄伟壮观,比例匀称,雕工精细,令团员青年叹为观止。随后,考察团依次参观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两座寺庙均为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皆依山修建,错落有致,气势宏伟。普陀宗乘之庙,全庙布局、气势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庄严肃穆。须弥福寿之庙则是仿照西藏扎什伦布寺而建,富丽辉煌。

8月26日上午,考察团来到避暑山庄。避暑山庄主要由皇帝宫殿和皇家园林所组成,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曲阜孔庙并称“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避暑山庄充分利用了原有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宫殿区主要展示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部分殿宇内陈列着玉器、珐琅器、书画、钟表等文物展览。结合各自的专业、兴趣,团员青年在欣赏文物藏品的同时,有重点地去认真观察、相互交流。苑景区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相互错落,互为景观。宫殿层现,山峦碧透,湖水潋滟,平原开阔,各色风光尽入眼帘,美不胜收。 此次参观考察之行,团员青年在开阔自身视野的同时,也感受到集体的智慧、团结与温暖。

25日晚,考察团分为两组召开讨论会,各位成员就此行所见所闻与本职工作相结合,自抒己见,分别从教育传播引导、展览文物的保护、公共开放管理、文化出版与文化产品开发、安全意识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择要胪陈如后。在游客的宣传教育方面,考察团成员认为不仅要给予游客对于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播,引导观众更好地参观、挖掘古迹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而且还要传达给游客一定的文物、古建保护常识,提醒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伤害文物、古建。如拍摄文物时不应使用闪光灯、在古建筑群内严禁烟火、不要随意触摸文物与古建等。虽然承德文博单位用醒目的罚款标牌标出明确的惩罚措施,以警告游客,但是大家还是希望使用更加易于接受且有力的方式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在文化展示、传播和出版等方面,考察团一行感受到地方文博单位宣传资料、网站建设、研究出版等宣传形式条件有限,不如我院对于这些方面的重视与投入,这或许需要国家、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更大关注与投入。通过观察,大家发现导游在对观众进行讲解时,常常把知识点经过自己的演绎,将错误的信息传达给游客,从而建议我院可以在现有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故宫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让更多的游客对明清皇家历史、风俗、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知识有正确的了解。此外,文化产品也可以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作用,利用品质优良、设计独到、为人喜爱的文化产品,更好的宣传、传播故宫文化。

在欣赏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同时,几位团员青年结合本职工作,为同伴讲解了壁画修复、唐卡修复、古建保护、裸露文物的保护等文物保护知识,提高了大家对文物及其保护工作的兴趣。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考察团成员意识到个人在做好眼前工作的同时,还要更多的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故宫博物院院史、明清相关历史、文物与博物馆知识,不断增强自身文化底蕴,从而提升团员青年的整体素质。 经过对承德文博单位的参观考察,考察团成员们切实感受到避暑山庄与我院的历史、文化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故宫是宝藏,更是资源。故宫承载的文化底蕴如此深厚,自己有幸成为它的守护者,不应辜负无穷无尽的文化内涵。凡是关于它的知识和信息,都应该主动接纳和吸收。这些无论对自身今后的工作,还是个人素质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此行学到的经验、精神传播给更多的故宫人,并将其渗透到到工作中,为故宫博物院的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故宫博物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