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领导活动
领导活动
大运河保护暨申遗工作协调会召开——单霁翔强调要探索有可操作性的协调机制
发布时间:2007-06-21 10:49 来源: 编辑:kuaner
信息来源: 2007-06-21
    大运河保护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会6月20日在京召开。会议旨在全面推动大运河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研究并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大运河申遗工作协调机制,为大运河申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文化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
    单霁翔说,作为独特的遗产,大运河既是线性文化遗产,也可以作为“文化线路”“文化遗产廊道”和广义的“工业遗产”。要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我们应站在国际社会对大运河这类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前沿,密切关注已申遗成功的此类文化遗产的申报模式,更应全面掌握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特性,积极探索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新方式、新方法。
    单霁翔指出,大运河的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是一次科学严谨的文化实践。要充分考虑大运河的内涵和外延尚不完全清晰的现状,进一步深入开展资源调查,进行价值评估;充分考虑大运河长期受自然和人为破坏、保存现状不甚理想的现状,着力于保护大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充分考虑大运河多头并管、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的现状,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管理;充分考虑大运河保护缺少相应的保护规划和专项管理法规的现状,做好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充分考虑沿线城市缺少文化特色、呈现趋同化倾向的现状,根据各城市实际情况,恢复和保留原来的文化多元性;充分考虑大运河保护工作尚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状,深入开展京杭大运河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公众和社区参与大运河申遗。
    单霁翔强调,要积极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协调机制,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协调解决申遗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由有实力、积极性较高的城市牵头,各有关城市积极参与,省政府和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导的模式,建立大运河沿线相关城市的合作、协商和对话机制。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主持会议。全国政协文史委、交通部、水利部以及济宁、扬州、无锡等城市的代表也在会上发了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