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部长接受美国电视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考验让我们更加坚强 北京奥运将搭建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08-06-11 16:4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kuaner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08-06-11
文化部部长蔡武于5月23日下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接受了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PBS)“吉姆·莱雷尔新闻一小时”记者玛格里特女士的专访,就中国文化部门参与抗震救灾的情况、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文化意义等话题回答了提问。
在谈到文化部在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发挥的作用时,蔡武部长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灾区的许多文化工作者及其家属失去了生命,一些文化设施如剧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文物遗址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面对受灾地区文化系统遭受的严重灾情,文化部系统的工作人员同全国人民一样,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中,捐钱捐物,组织参与义演等活动,支援抗震救灾的斗争。5月22日晚,文化部会同中宣部等部门,在中央电视台组织了一场募捐晚会,连续播出4个多小时,共募集各界捐款近16亿元人民币,让人们感受到了华夏儿女骨肉情深和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真爱,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面对灾难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地震不单带来了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且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心灵上的创伤。我们文化工作者更应该用我们的实际工作去减轻人们心灵上的痛楚。我们将积极宣传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的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无疆的人文精神,我们民族所表现出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及时组织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创作一批反映抗震救灾中感人故事、英勇事迹的文艺作品,讴歌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可歌可泣、动人心魄的伟大壮举,鼓舞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斗志。
就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提问,蔡武阐述说:奥运精神体现的是人类共同的美好价值观和愿望,呼唤团结,赞美友谊,追求和平,奥运会在竞技体育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体现了人类追求超越自我的理想,这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追求与梦想是一致的。在自己国家里举办一届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转变,经济迅猛发展并取得了骄人成绩。中国现在完全有能力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人这样描述说:“在具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举办一届现代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伟大交汇。”我们当然希望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同样也是世界文明的财富。让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北京、了解中国,这不但是中国改革开放自身的需要,也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需要。我们积极申办奥运会,就是希望搭建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理想平台,让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相聚在一起,为创造和谐的世界家园而共同努力。世界各国都希望走向现代化,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过上富裕、文明、安宁的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由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不同,发展程度不一样,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也不一样,所以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中国举办奥运会,有向世界各国展示自己新形象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向各国人民学习、加强交流。
蔡武说,此次四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损害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整个民族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爱国热情,每个中国人都为受灾群众奉献着爱心。中国有一句古语:多难兴邦。经过各种磨难,我们的民族会更成熟,我们的国家发展会更快。通过这次大地震的考验,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决心会变得更坚强,我们的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会更加强烈,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信心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蔡武指出,这次地震发生后,中国各地的媒体对地震所造成的损害和抗震救灾及救援工作进行了及时充分的报道,让世界各国在第一时间了解了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做出了救援灾区人民、抢救生命的反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人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情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包括港澳和台湾的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都与灾区群众情同手足,合力援助。所有这些都改变了外国一些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偏见,这是令人欣慰的。这种新闻开放实践证明是积极、有益的,我们会越来越开放。这些年来,我们努力在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增加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我们今后会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给新闻媒体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对中国进行更客观公正的报道。
蔡武最后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相信我们会同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去努力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