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领导活动
领导活动
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领导小组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1-09-29 15:34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 2011-09-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9月14日,中国、蒙古国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蒙古国教文科部副部长库兰达出席会议,会议由赵少华主持。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乔玉光参加会议。 
    赵少华和库兰达为代表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关于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协议》。协议肯定了中蒙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业已开展的合作,同时也为今后继续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此次领导小组会议及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中蒙两国的文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为两国的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在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两国的文化交流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两国的政府和民间的文化代表团进行了多次互访,两国的艺术团组来往频繁,边境省区的交流也日益活跃。中蒙两国都十分重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并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申报和联合保护工作取得了成果,为同源共享非遗项目的联合保护工作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并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中蒙两国联合成功申报蒙古族长调民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为了更好地保护该遗产,双方分别于2008年在蒙古国、2009年在中国境内完成了保护长调民歌联合田野调查,取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和丰富的成功经验。2010年3月,中蒙两国文化部部长签署了《备忘录》,之后双方分别成立了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作机制副部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010年12月和2011年4月,中蒙联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机制工作小组会议分别在乌兰巴托和北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