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励小捷在致辞中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由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 “四素同构”形成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是独特的“活态”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它反映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保护和巧妙的利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范例。中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四个原则。一是“保护第一”的原则。国务院已经将哈尼梯田及村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政府通过颁布专项保护法规、规范、规划,使红河哈尼梯田整体纳入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二是加强多部门协作的原则。哈尼梯田的保护涉及文化、林业等多个部门,根据遗产保护的要求,有关部门将哈尼梯田的构成要素公布为各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在世界遗产保护的统一框架内进行严格保护和管理。三是推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哈尼梯田遗产地政府对农户进行适当补偿,鼓励和引导农户耕种当地传统有机绿色作物,并通过市场推介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村劳动力。四是社区参与、惠及民生的原则。相关工作计划制定时都注意听取当地社区和村寨原住村民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引导村民与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合作,由专业机构提供专业技术咨询,由村民按照传统工艺具体组织实施。
本次研讨会由云南省文化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协办。国内外专家围绕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策略思考、以人为本的文化景观的管理模式、地方社区在哈尼梯田保护中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与会人士还实地考察了哈尼梯田。
上一篇: 第二届中韩文化产业论坛在京开幕 |
下一篇: “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在京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