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让群众尽享改革发展成果
发布时间:2012-02-06 09:57
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2012-02-06
2011年,安徽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让群众享受文化的盛宴。
2011年10月8号晚,由安徽省歌舞剧院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舞剧《徽班》首次走进高校,掀开了2011年安徽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大幕。
安徽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宇洪杰介绍,这部舞剧是省歌舞剧院转企改制结出的硕果。从选材、市场定位、主创人员的确认、队伍的整合,这都完全是由演艺集团自己按照转企改制以后的思路,去思考、去选择、去运作,这部戏是真正意义上第一部。
刚刚过去的2011年,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左右。在当年5月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省及各市全部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实现“满堂红”。
在改革步步推进的背后,安徽省文化民生持续改善,一个运行高效、覆盖全面、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安徽省城乡正日益形成。
在霍邱县姚李镇,随着当地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成使用,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有了加油充电的好去处。姚李镇养鳝大户胡成祥就是这里常客:“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在这里基本上都能找到答案,对我们发展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打球健身、书法棋牌,唱戏跳舞……文化站也成了群众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地方。当地小有名气的庐剧表演者赵群,一有时间就和一些文艺爱好者来到这里给大伙露一手,自己既愉悦了身心,也给大家带来了快乐:“我们在文化站演出传统庐剧,现在喜欢的人越来越多了,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们演得也非常开心,越演越有劲。”
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事业作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财政投入重点,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这一年,安徽省广播电视“村村通”走向“户户通”,新建的6924个农家书屋和58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始播撒文化的芬芳;这一年,全省88个公共图书馆、120个公共文化馆和138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面向公众开启惠民之门;这一年,中国农民歌会、“江淮情”慰问演出等文艺活动为基层群众带去了欢声笑语,也把安徽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带到了千家万户。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叶文成说:“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营,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着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多的“文化福利”让全省城乡百姓的生活更美好、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