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灵璧“三注重”推进文化惠民
发布时间:2014-03-27 09:5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3-27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围绕工作中心,坚持走群众路线,将文化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瞄准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和服务民生上,在文化惠民中坚持“三个注重”,活跃了基层文化阵地,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基准挖掘、展示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广泛开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以说身边人、演身边事的形式赢得基层百姓共鸣,提高百姓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非遗传承保护中心(基地)和基层文化活动阵地,着力传承民间民俗技艺,培养一批民间艺术团体、乡土艺人和农村实用人才,不断充实和活跃城乡文化人才队伍,让文化“种”进千家万户。在民俗文化展演舞台上,来自乡镇社区的29个民间团体500余名乡土艺人向市民展示乡风民俗的独特魅力,文化不仅“下了乡”,还“进了城”。

  二是注重基层文化阵地建、管、用并举,发挥综合效益。随着文化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实现了村里有农家书屋、乡镇有文化站、县城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城乡全覆盖,同时,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强化免费开放宣传、加大业务培训指导及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等一系列措施让基层文化阵地实现建、管、用并举,收到最大化的综合效益,大力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2014年的文化民生工程还实现了提质提标,除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外,还增建了16个农村文化信息化服务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也由过去的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极大地提质了基层文化水平。

  三是注重与时俱进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基层文化发展正能量。依托灵璧城市历史文脉,充分发挥群众身边的“灵璧好人”和道德模范的示范引导作用,除创作本土艺术作品外,还积极联系邀请大型话剧《石乡党魂——柯增华》、廉政梆子戏《平安是福》等优秀剧目到灵璧演出,用文艺形式发掘和表现人间的真善美,真实再现人们内心深处的温暖感、向上感,热情讴歌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开明开放、创业创新”的灵璧精神,让文学艺术在实施“1356”行动战略的生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凝聚力量、提振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为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来源: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