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省文化厅推进普法责任制建立与实施工作
发布时间:2015-08-19 10:0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08-19

  安徽省文化厅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普法工作机制逐级建立,重点普法内容逐年落实,法治文艺活动积极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服务文化强省和法治安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化《纲要》《决议》和《规划》统领作用,夯实普法工作根基。成立由厅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六五”普法检查督导领导小组,把文化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摆在重要位置,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对《纲要》涉及文化厅的6大项、24小项工作任务分解细化,明确主体,落实责任,初步建立起各业务处室局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局面。印发《全省文化系统“六五”普法方案》和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依法行政工作要点》,部署、指导和推动各市文化主管部门及厅直单位、机关处室的普法、依法治理和依法行政工作,确保普法工作取得成效。

  二、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弘扬法治精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聘请文化部专家、省直有关部门领导来厅授课,强化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在全省文化系统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依法决策、依法治理、依法履职、依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抓住“执法人员”这个重点,强化执法业务培训。连续4年举办全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班,培训人员900余名。部署并推动全省执法队伍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五年来,共举办15期全省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参训人员4000余人(次)。坚持将法律知识纳入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范畴,建立、实施干部任前勤政、廉政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制度,切实增强机关公务员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开展执法案卷标准化培训,连年举办全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标准规范培训班,四级执法机构的600多人参训。针对文化市场重点时段、区域、门类,组织开展“净网”“清源”等系列专项行动,在文化文物执法实践中提升法治工作水平。

  四、围绕“服务对象”这个群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每年部署指导全省积极开展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重点宣传《美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等规章、文件,解读美术品进出口、涉外美术品商业性展览、美术品内容审查等政策规定,普及画廊、画店等运营模式及艺术品鉴定的相关知识。开展文化市场宣传日活动,重点宣传《安徽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安徽省互联网上网营业场所管理办法》等法规,营造社会氛围。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省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等相关单位,认真做好“法润江淮共筑美好安徽”法治漫画故事微视频作品大赛和全省法治书画摄影作品展等相关工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创新举办“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文化遗产日活动,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的距离,营造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关心、文化遗产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让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大力拓展法制教育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的深度与广度,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化下乡”“文化惠民消费季”等工作,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

  五、扭住“非遗条例”这个新规,推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从依法履职和指导基层两个层面,及时抓好宣传贯彻,在黄山、合肥等地举办多期非遗法规培训班,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立法解读,宣传辅导相关内容;整合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学术资源,成立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加强非遗保护的学术研究。先后出版《安徽省首批非遗名录图典》《安徽省非遗传承人图谱》等各类普及类出版物800余套。

  六、立足“文化法治”工作实际,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扎实做好权力清单编制工作,圆满完成205项行政权力清单、流程图、责任事项等编制审核工作。精简行政权力137项,预保留行政权力68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上级下放项目2项,将现有审批下放到市级2项,将现有审批改为后置审批11项。班子成员轮流到文化厅窗口坐班督导、抓好协调、督促落实。制定修订《省文化厅工作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定期开展厅机关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来源: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