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安徽省“五个方面”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
一是功能定位标准化。从满足学教礼仪、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多种功能出发,打造集“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为一体的标准化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二是建设形式标准化。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分散的场地、项目和资金,以改扩建为主、新建为辅,重点对中心村已建、 在建、新建的文化设施进行整合提升,不搞大拆大建,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体现因地制宜,按照基本型、扩展型、复合型三种类型推进建设,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三是服务内容标准化。明确了服务内容的数量和质量,确保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根据群众意愿保证每村每年有一场正规文艺演出;全省选择了6个县开展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建设,建立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月均放映一场电影等等。
四是运行管理标准化。一是明确统一了设施建设、展陈设置、活动开展、每月工作等标准和要求,规范了文化礼仪活动的流程。二是公开征集了“安徽省农民文化乐园”形象标识,进一步丰富内涵、形成特色,展示形象、提升品牌。
五是资金投入标准化。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用活用好每个行政村每年1.2万元农村文化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解决建设和运转经费。(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上一篇: 首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在安徽举行 |
下一篇: 第二届全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在安徽歙县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