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安徽省在黟县举办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非遗传统戏剧展演、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民宿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紧扣主题,注重特色,充分展现了安徽文化的深厚内涵,激发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和热爱,营造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6月8日上午,由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黄山市文化委、黟县人民政府、屯溪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在黟县西递村举行。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虞爱华,黄山市委书记任泽锋,省文化厅厅长袁华,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孔晓宏等出席。
启动仪式上,李修松为“我与安徽文物”征文活动获奖选手颁奖。虞爱华、任泽锋共同为日前荣获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销基地称号的屯溪老街、黎阳in巷揭牌。
袁华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指出,近年来,安徽省文物和非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传统古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积极探索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展示文化遗产魅力,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在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博创意产业,鼓励实创、众筹,设计生产更多较高文化品位、更多生活气息的原创文化产品,引领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为经济发展调转促作出新的贡献。
当天的活动在充满徽州文化特色的传统民俗表演中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展示了徽州三雕、歙砚、徽墨、万安罗盘、渔亭糕、石墨茶等制作技艺的16个非遗传承项目。余香石笛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如金代表全省非遗传承人发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倡议。
现场还组织了“鉴宝江淮行——走进黟县”活动,省文物鉴定站专家现场鉴定文物,包括瓷器、书画、文献、砚台、木雕、玉器杂件等,现场气氛热烈,本地群众和文物收藏爱好者踊跃进行咨询。
6月8日下午,安徽省文物局与黟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与民宿发展论坛。论坛汇集省内外业界专家学者,围绕民宿发展的建筑表达构想、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方式探索等论题进行“黟山论剑”,促进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和合理适度利用。
中央、省及黄山市数十家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
与此同时,安徽全省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博物馆走进学校、社区,举办特色展览等,切实拉近了文化遗产与公众生活的距离,真正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上一篇: 安徽芜湖县“五到位”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
下一篇: 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安徽19个文化项目成功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