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蚌埠市“文化引擎”助力城市转型
发布时间:2016-06-24 11:0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6-24

  近年来,安徽省蚌埠市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逐步构造出服务业与制造业、文化资源与金融旅游等元素纵横交织、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结构,有力改变了城市形象,带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项目带动,布局落子有谋划

  近年来,蚌埠市始终把项目谋划作为推进文化产业的“牛鼻子”紧紧抓住,通过“老题新作、小题大做、借题发挥、无中生有”等做法,在全市范围内布局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招商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蚌埠文化产业建设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花鼓灯嘉年华项目、中华玉博园、大明文化产业园、星宇创意文化产业园、中华古民居博览园……蚌埠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将之打造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一个又一个文化产业项目风生水起。尤其是2015年蚌埠大禹文化产业园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给蚌埠市带来巨大动力。

  蚌埠市将文化产业列为全市五大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刚性文件和保障措施,从财税、用地、人才等多方面进行扶持,着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和中小文化企业不断涌现,为蚌埠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5年来,蚌埠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过30%,2015年全市在库的文化产业项目共50个,总投资达761.95亿元。

  机制改革,创新驱动有载体

  创新是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是驱动发展的不竭动力。蚌埠市以文艺精品创作为重点,带动提升了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创作打磨泗州戏《绿皮火车》《石榴花开红似火》《一罐黄金》以及花鼓灯歌舞剧《珠城的传说》等一批精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作情景剧《人在旅途》、小品《坚守》、舞蹈《乡望》、歌曲《总在你身边》等。围绕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创作新编泗州戏《珠城“好人”系列剧目》《十二月花赞》《摸花轿》《杨八姐闯幽州》等。“曾经30年没有排过新戏,而近几年,蚌埠的作品不仅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还走出了国门,经常到欧洲等地演出。”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感慨不已,他表示,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让一度“半死不活”的艺术院团重新焕发了生机,文艺创作好戏 连台。

  通过组织开展创意活动,活跃社会创新氛围,培育吸引集聚高端创意人才队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产业优势,文化部门与其他各部门通力合作,转变机制,以抓经济工作的理念发展文化,蚌埠市全面激发了文化活力,让文化发展这个软指标变成了硬任务。

  整合资源,深度交融有动力

  蚌埠市不断整合资源,营造创新和支持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将文化发展与科技、旅游、金融等深度融合,攥紧拳头,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文化+旅游”,抓住高铁开通带来的新机遇,依托区位和文化优势发展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蚌埠正日益成为皖北旅游的集散中心。随着花鼓灯嘉年华、龙子湖风景区、环天河景区、蚌埠闸湿地公园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蚌埠作为高铁沿线文化旅游集散地的地位日益凸显,蚌埠人日常休闲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慕名来到蚌埠游玩。(来源: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