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6上半年,安徽省文化厅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两项文化民生工程,制定下发了《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实施办法》《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实施办法》等文件,目前各项目标任务进展良好,社会效益显著。
启动早,行动快。去年年底就对2016年免费开放工作进行部署。截至6月底,全省共免费开放1776个公共文化场馆(其中:公共图书馆113个、文化馆120个、综合文化站1437个,美术馆17个、博物馆89个)的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免费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场馆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0.8%。在全省15539个行政村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项目。开展的“送戏进万村”春节前就完成政府采购招标任务,保证了群众在春节期间享受文化大餐,过了一把看戏瘾,目前共演出14387场,完成年度任务的92.6%。上半年,各级公共文化场馆还围绕基本文化服务功能,精心设置服务项目,在认真做好馆内免费开放工作的同时,开展各种文化惠民活动。各文化场馆结合元旦、春节、元宵节、五一、六一等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如组织戏曲票友大赛、文艺晚会、广场舞大赛、图书进校园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办书法、舞蹈、美术等培训班等,深受群众欢迎。
强督查,促效果。各地根据文化民生工程总体部署,对照农村文化专项年度任务以及免费开放基本内容、公共文化场馆服务 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亳州市为切实掌握各县、区文化民生工程推进情况,先后8次组成文化民生工程督查组对县区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及“送戏进万村”招标情况进行了明察、暗访。通过查访,及时发现问题,促进各县区文化民生工程工作开展。明光市为确保“送戏下乡”活动取得实效,构建了“3+2”联合监督体系,发挥明光市文广新局、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39个村委会等职能作用,激发现场观众、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等参与意识,通过填写《演出服务检查记录表》《演出服务回执单》《2016“送戏进万村”群众节目满意度调查表》等,大大增强了演出单位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求创新,强管理。为加强对“送戏下乡”活动的监管,促进各地提升送戏质量,着力建立全省“送戏网上监管平台”建设,让各地的演出内容、演出现场通过视频在网络平台上显现,着重解决部分地区送戏质量不高的问题。继续强化资金绩效管理,积极配合财政、审计部门做好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使用项目资金,严防骗取、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做好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加大对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督查力度,保证公共文化场馆按时间要求开放。与各级政府加强协调,重点完善乡镇文化站的管理服务机制,提高乡镇文化站文化设施使用率。(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上一篇: 安徽池州三项措施做好“八一”期间文化拥军工作 |
下一篇: 安徽淮北“3+”措施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