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六安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注重选好育好“四种人”
发布时间:2016-12-28 10:40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12-28

  近年来,为改变农村公共文化普遍存在重活动轻服务、重供给轻需求的状况,把农村文化工作的重心从单一“送”转向全面“种”上来,安徽省六安市积极探索,将“种文化”与“送文化”相结合,既“输血”,又“造血”,注重培养乡土人才、发挥农民文化能人引领作用。

  一是选好引路人。依托农民文化乐园、文化小广场、文化惠民场所等基层站所,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总结和推广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和金寨县杜鹃花、红韵和山里红等乡土艺术团的经验,通过引导示范,激发更多的农民群众参与文化的热情。

  二是培养领头人。通过举办各类乡镇文化站、农民文体活动服务点、农村文化骨干培育班,农民组成更多的舞蹈协会、书画协会等,把一大批吹拉弹唱舞,能编会导的农村艺术人才组织起来,实施好乡村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壮大活跃群众文体队伍。

  三是培育传承人。积极挖掘、整合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加强珍稀民间艺术的保护和整理,形成文字或影音图像记载,加大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力度。如金安区翁墩剪纸在传承人徐圣年的带领下,从中学生中培养发现民间艺术传承的苗子,培育传承带头人。

  四是培育文化经纪人。大力发展基层文化产业,选好基层文化经济能人。舒城县通过城关镇双丰村民开发非遗传统的手工艺品舒席新工艺,通过“互联网+”销往全国各地,带动村民脱贫致富。金安区在城乡结合部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文化旅游特色景点、特色线路、特色产品,办好农家乐,文旅结合、搞活经济。(来源: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