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6年,安徽省文化厅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一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选择30个乡镇开展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积极探索乡镇文化、科技、教育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资源利用情况调研,举办了全省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管理员培训班。印发了《安徽省“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从设施、人才、活动、项目和加强保障五个方面,精准帮扶农村贫困地区改善公共文化设施。在20个国贫县选择239个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制定了《农民文化乐园操作手册》,指导全省农民文化乐园开展活动。
二是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全省县域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通知》,在全省62个县开展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构建以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县域图书资源建设、流通、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图书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部署全省100家文化馆(文化站)与1000个美丽乡村中心村进行结对,开展“百馆(站)千村文化结对”活动,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在确保每村至少送一场文艺演出的基础上,扎实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去年为全省15539个行政村送戏20157场。
三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传承人为抓手,建设非遗基地,扩大传习规模,发展一村一品项目。对具有本村特色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以及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开展生产性保护,推进非遗民俗类项目融入当地乡村旅游,为当地的乡村旅游注入文化元素。打造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在参观体验、民俗展示展演和民宿等方面的新业态,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科技融合。
四是壮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制定了《政府购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岗位的意见》,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农民文化乐园管理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员等基层服务岗位。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培养一批唱得响、舞得起的“土专家”;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培育一支留得下、能扎根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引导各类文化协会、文艺能人、志愿者参与农村文化管理服务,使乡村文化设施不仅“建起来”,更能“转起来”。制定群众文化辅导员管理考核办法,扎实推进农村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全省群众文化辅导员已达11000名。(来源:安徽省文化厅)
上一篇: 安徽池州市下好“五子棋”活态传承千年傩文化 |
下一篇: 安徽省临泉杂技亮相埃及、泰国 “欢乐春节”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