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求实求细硬化指标
发布时间:2017-02-28 11:01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2-28

  近日,安徽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正式出台。《规划》求实、求细,将全省“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总体规划分解为四个“行动计划”,硬化各项工作指标。

  《规划》围绕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坚持项目引领。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具有安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规划》共细化为“振兴戏曲”“文物保护利用”“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四个“行动计划”,将总体规划分解为各项可操作而且有明确时间节点的具体任务。同时,以数字化的方式,确立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硬性指标,如:在文化设施上补短板、保基本,确定在规划期内建成安徽省美术馆,并建成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安徽省图书馆新馆和安徽省博物馆新馆等。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及新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100%达到部颁一级馆评估标准。乡镇(街道)、村(社区)普遍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艺术生产上,确定规划期内每年推出2至4部具有较高艺术质量的精品大戏,15至20个音乐、舞蹈、曲艺、杂技优秀作品,3至4部大戏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提出规划期内完成200处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保护或抢险加固工程,国保、省保文物单位重大险情排除率100%。完成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项濒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录及资料整理入库。创建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3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6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10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在文化产业方面,规划期内拟创建2至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设10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培育10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规划对外交流活动达到400批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项目达到50%以上。(来源:安徽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