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人民日报(记者张贺):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的“2006北京文艺论坛”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为期两天,以“传媒与文艺”为主题,受到国内文艺界和传媒界的普遍关注。
包括黄会林、孟繁华、朱大可等在内的近百位文艺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专家论坛上宣读了论文,于平、廖奔、孙毓敏等文艺界知名人士及部分媒体工作者也受邀在论坛上发表演讲。文艺界有关人士通过论坛,交流和发表有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及理论方面的高水平成果,研究当代中国文艺领域出现的新问题。
回顾2006年的中国文艺界,传媒在推动文艺发展,推广文艺活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传媒的主持与参与下,一些文艺事件也引发了学界与公众的争议。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争议性,只是争论的双方在争论的过程中无视对方的立场与论证,一味地以偏激言论博取眼球,并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对立情绪。这是中国文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所必然出现的现象,对此不应采取简单打压的态度,也不应置若罔闻。
主办方表示,希望塑造一种积极的批评氛围,建立宽容、和谐的文艺环境,让文艺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得以发展,也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担负其相应的责任与使命。传媒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对文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种社会力量。传媒不仅为文艺提供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文艺的内容和品质,对文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会者对“传媒与文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理论探讨,有助于增强文艺工作者和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上一篇: 北京文化体制改革:让市民共享文化事业发展成果 |
下一篇: 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10月开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