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京晨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从今年开始,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将定为全国“文化遗产日”。“非物质遗产”正在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随着中国的昆曲、古琴等一举申报成功为世界级的非物质遗产,中国这个古老的泱泱大国从政府到百姓也开始重视我们的传统,保护我们的文化。不过,很多老百姓一提起“遗产”仍然觉得离我们很远,为此,北京群众艺术馆特意在6月10日这一天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一系列活动,您会发现身边的同仁堂药店、老北京的叫卖、过节玩的空竹原来都是“非物质遗产”的范畴——
群众艺术馆:濒危鼓曲演唱会(6月11日)
北京市群众艺术馆将于6月11日举办濒危鼓曲演唱会。金元明清乃至民国以来,作为都城的北京,吸引并融合了全国各地的民间戏曲和曲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北京乡土鼓曲,深刻地反映了北京的社会变迁和民风民俗,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通俗载体,是民族民间文艺宝库的组成部分。北京鼓曲的曲种曲目种类繁多,各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是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重要形式。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北京的鼓曲正在逐年衰退,很多人呼吁,北京鼓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性的通俗文化,希望政府加以保护扶持,不要任其湮没流失。
“濒危鼓曲演唱会”将演出一些古老的、优秀的、已经很少有人会演唱的曲种(如码头调、黄鹂调、琴腔、石韵、少白派京韵大鼓等)和曲目(如《包公夸桑》、《走马观碑》、《五圣朝天》、《太公卖面》等)。这些鲜为人知的节目,将主要由60岁以上的退休艺人、演员、票友演出。
门头沟区:京西幡乐展演(6月9日、10日)
门头沟区将组织800余人的表演队伍在滨河世纪广场演出,分为主会场、太平鼓、童子大鼓展演区、京西幡乐展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区及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区五部分。每一个区域都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有活泼的太平鼓、童子大鼓表演,有精彩的威风锣鼓、舞龙舞狮,也有浓郁风味的地方戏曲演出,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制作展示和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项目电视片播放、文化图书展销等。
门头沟区的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自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已取得了较大成果,挖掘、整理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京西民间文化内容,包括千军台、庄户村的京西幡乐、三家店的京西太平鼓、龙泉务的童子大鼓、柏峪村的秧歌戏及其他山乡戏曲、民间手工艺等在内的多种形式。
崇文区文化馆:老北京叫卖风情(6月9日)
《老北京叫卖风情展示》是以“叫卖声声忆北京”为主题,以“推作品、推代表人物、推老北京市井文化”为目的的演出活动。通过京城叫卖大王臧鸿、张桂兰、张振元等人的叫卖表演,再现了老北京一年四季、各行各业的百余种叫卖声,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已经销声匿迹多年的老北京叫卖风情。此台节目演出还汇集了北京数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除“叫卖”外,还包含了“拉洋片”、“莲花落”、“牛骨快板”、“单弦”、“抖空竹”等多种老北京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整台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观众通过欣赏老北京叫卖风情展示及多种民间艺术表演,会更多地了解老北京历史文化,感受老北京的市井风情。
朝阳区文化馆:寻找老物件(6月9日-15日)
朝阳区文化馆主题为“我们身边正在消失的老物件”的展览分三部分,分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图片、实物展,温榆河流域文化资源保护成果展,百姓老物件馆藏陈列展。6月10日、11日,“聚元号”第十代传人杨福喜将亲临现场做弓箭制作技艺展示。
广安门街道:空竹邀请赛(6月6日)
广安门街道2005年9月在挖掘内在资源的基础上,将“宣武抖空竹”申报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同年举办了北京市首届“广内杯”社区空竹邀请赛。今年6月10日是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广安门内街道于6月6日组织北京市十八区县几百名空竹爱好者举办北京市第二届“广内杯”社区空竹邀请赛,6月8日在长椿苑公园将举办“国家文化遗产日庆典暨宣武空竹文化广场揭幕仪式”。
平谷区:民间皮影展(6月9日)
平谷区民间皮影艺人胡长友、糖人艺人马大吹、刺绣艺人“京东巧娘”胡玉芝、剪纸艺人李明霞将现场献艺,真实再现平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艺类深厚、绚美的文化内涵。参观者可近距离地了解这些精美民间艺术作品的“诞生”过程,感受平谷区2200年不间断的文明传承。
与手工艺展示相呼应,拥有百余年历史、游走于城市与乡间的“平谷调”(平谷大鼓)、耿井“五虎棍”、刘店舞狮、北店龙灯、后北宫高跷等民间传统花会都将作为平谷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做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