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北京
北京
满族文化抢救开发项目在京启动
发布时间:2010-08-09 09: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0-08-09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修兵报道:8月6日,满族文化抢救开发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黑龙江大学、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将合作加大对满族文化的抢救与开发。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呼世安等和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与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签署了学术合作协议,黑龙江大学、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三方联合签署了满族文化抢救开发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专项经费500万元,在5年内资助黑龙江大学和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合作展开满族文化遗产的抢救调查与深入研究开发工作。三方根据满族文化的现状,将在活态满族文化抢救性调查与挖掘、现存满文文献翻译研究与开发、满语后备人才培养、满语社会组织及文化历史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对满族文化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和开发。

  香港意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高佩璇告诉记者:“去年8月6日,我在参加黑龙江省政协的一个活动上,听说了满语和满族文化的日渐式微。之后经过多方求证,得知国内满族文化研究和相关人才都呈现日渐式微的趋势。”为此,高佩璇请教了饶宗颐先生。饶先生说了两个字:抢救,并表示,满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坚定了信心,相信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努力支持的项目。”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外唯一专门研究满族文化的研究机构,多年来,凭借其在满语和满文化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抢救、继承和开发满族文化的重任,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包括满语口语、满族传统风俗习惯、民间故事、说唱、舞蹈等在内的满族文化正呈现迅速衰退直至濒危的状态,同时大量的清代满文档案也正面临搁置、损毁的危险,抢救开发满族文化对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