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驻北京记者丁杨报道: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10月15日至12月16日,北京市文化局举办了第一期“北京最美乡村”文化组织员培训班,这也是北京市文化局启动的“千名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工程”的一部分。未来3年,1000名村和社区的基层文化骨干将接受分阶段、滚动式、系统性培训,使其能有效管理文化设施,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活跃居民文化生活。
12月16日,第一期“北京最美乡村”文化组织员毕业汇报演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举行。来自53个北京最美乡村的文化组织员经过8周的集中培训,基本掌握会组织活动、会指挥合唱、会舞蹈编排、会乐器演奏、会计算机技能、会做群众工作的“六会”技能,大家的专业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对基层文化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工作热情和自信心得到明显增强。
整场演出节目包括器乐、相声、舞蹈、小品、北京琴书、评剧、大合唱等,形式多样。学员们饱含深情的演唱、诙谐幽默的表演、标准规范的舞蹈动作,引来了阵阵掌声。
来自延庆的刘学兰是此次培训班上年龄最大的文化组织员,今年66岁,刚刚表演完戏曲节目的她激动地说:“我是一个自小就爱好文艺的人,这些年一直参加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也经常组织周围的老年人唱歌跳舞,但我们之前都是业余爱好,没想到现在我成了‘文化组织员’,北京市文化局不仅安排戏曲学校的专业老师给我们讲课,还给我们颁发了证书,特别难得的是圆了我学京胡的梦想,让我更有信心,也更有责任把我们这里的文化活动办得丰富多彩。”
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珠表示,本次培训班作为千名基层文化骨干培训工程的首期班,给今后培训工作的全面铺开提供了经验。她说,本期培训班有两大亮点,一是量身定做培训内容,确保“学得会、用得上、有实效”。紧密围绕“六会”目标,设置了计算机基础、艺术常识、识谱试唱与歌曲创作、图书阅览、社交舞蹈、音响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课程,集中授课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提高技能相结合,以提高技能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突出岗位技能掌握。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统筹兼顾教、考、演、用。在教学方面,课程设计针对文化组织员的岗位需要和实际水平,有利于学员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合理结构。培训班授课结束时对学员进行专业考核,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由北京市文化局颁发的培训结业证书。文化组织员在结业后进入为期一年的跟踪期,在此期间,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将为他们的日常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上一篇: “首都剧院联盟”等五大联盟成立 |
下一篇: 北京市文化局召开局属单位安全工作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