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京市文化局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名录体系建设内容逐步丰富。挖掘、保护、申请非遗资源12600余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遗代表作”10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08项,市级代表性项目236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97人。梅葆玖、文乾刚等8人还荣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等4个项目保护单位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二是非遗传承发展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自2010年起,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发放传习补贴,用于开展展演展示、资料整理、带徒授艺等活动,截至目前,共发放644.2万元。为48个市级代表性项目发放补贴2000万元。开展抢救性征集代表性传承人实物作品工作,在制作过程中实现技艺传承。累计征集完成作品180件套。
三是弘扬非遗文化力度不断加强。以传统节庆和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开展千余项传统文化活动,在国内外举办和参与26次大型非遗展示展演。自2010年起,联合北京电视台共同推出160集非遗大型纪录片《守望》,记录、保存非遗项目,宣传展示北京非遗魅力。6月14日,在北京市各区县举办全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场活动。(来源:北京市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