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多年来,北京市演出市场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观众人次均居全国之首。2012年,票房收入达15亿元,超过同期电影票房。2013年,营业性演出达23155场,观众人数1014.21万人,票房收入14.42亿元。演出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北京演出市场的票价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票价过高、不接地气的评论也常见诸报端。为此,市文化局对演出市场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保障群众文化权益。
一、出台背景
在针对群众、剧院、演出经纪公司等多方面展开深入调研后发现,一方面,除纯市场运作的大型演唱会、旅游演出和票价本就不高的小剧场演出外,500座至3000座综合性大中型剧场演出票价高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剧院面临着“票价高观众减少,观众减少票价又升高”的“死循环”问题。
受演出成本所限,在没有外来资金注入的情况下,政府如果借助行政手段强制降低票价,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将承担全部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扰乱演出市场秩序,影响演出市场健康发展。与发达国家成熟的演出市场相比,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演出基金体系,基金会缺乏,以基金会资助方式运作演出也难以实现。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市文化局研究认为,只有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鼓励剧场设置低价票区域并适度给予补贴,才能保障演出团体、剧场、观众三方均能受益,并且确保市场运转不受干扰。2012年,市文化局启动试点工作,在国家大剧院、保利剧院、首都剧场等13家有影响、有代表的15个剧场先行推开低价票补贴工作。考虑到财政资金量大、涉及群众广泛,市文化局决定2013年再行试点一年,将参加低价票补贴的剧场扩大到23家。两年来,政府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良好的实践效果广受各界好评。2014年,市文化局总结试点经验,正式出台《北京市惠民低价票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二、主要内容
一是补贴范围覆盖全市。《办法》规定,凡是在京注册、取得营业性演出资格的500座至3000座剧场,均可自愿报名申请低价票补贴。凡在此类剧场举办的营业性演出,无论本市还是外国、外省文艺表演团体,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均可通过演出所在剧场申请低价票补贴。这意味着,今后凡是在北京地区的大中型剧场举行的营业性演出,演出单位均可通过演出场所向政府申请低价票补贴,市民享受低价票补贴的范围将覆盖全市。
二是补贴标准稳步提高。为了鼓励演出经营主体积极推广演出市场营销,《办法》将以往的阶梯式补贴方法改为按照实际售出张数给予补贴,凡享受低价票补贴的演出,每场必须设有30%的100元以下的低价票。销售超过10%后,卖出一张,补贴一张,直至30%低价票全部售出。常规演出项目,每张票补贴100元,大型歌剧、舞剧、交响乐等成本投入比较高的演出,每张补贴200元。
三是补贴管理科学规范。从申报内容上看,《办法》规定演出内容需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普及高雅艺术为导向。主题、内容积极健康。从申报主体上看,《办法》要求补贴申报主体统一为演出场所经营单位,便于加强资金监管和审计,避免补贴资金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挤占等。从补贴资金管理上看,《办法》强调市文化局可根据各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申报情况,对补贴场次进行总体调控,确保最多群众享受低价票补贴优惠。已经从其它渠道获得政府演出补贴资金的项目,不再重复给予补贴。
三、取得成效
一是低价票补贴政策让更多市民走进了剧场。实行低价票补贴政策后,2012年,全市演出观众总数比2011年增长了7%左右,儿童剧、话剧、曲艺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上座率平均保持在80%以上。2013年,观众总数进一步增加,其中儿童剧平均上座率达86%,比2012年增加6个百分点。音乐剧和现代舞观众总人数比2012年增加一倍以上。统计调查显示,购买低价票的观众中,超过一半的群众为低收入家庭。
二是低价票补贴大幅降低了演出市场的票价。2012年,国家大剧院等13家剧院的15个剧场享受补贴演出465场,低价票51262张,补贴总金额535万元。平均票价比2011年下降了10%以上。2013年,23个剧场享受补贴演出793场,补贴低价票105762张,补贴总金额1332万元。交响乐、室内乐、民族音乐类演出平均票价比2012年下降了28.7%,音乐剧下降了12.8%,地方戏曲下降了50%。
三是低价票政策繁荣了北京演出市场。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北京市123家演出场所共举办艺术演出23155场,吸引观众人数约1014.21万人,实现票房收入14.42亿元。国家大剧院、长安大戏院、首都剧场、天桥剧场、保利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剧场平均上座率提高5%。2013年,国家大剧院有151场演出获得补贴,占歌剧院和音乐厅补贴类全年演出的36%。北京天桥剧场也因为有低价票补贴政策,在2013年大胆尝试,举办了首届中国芭蕾国际演出季,邀请国内外著名演出团队来京演出。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出的《天鹅湖》,最低票价低至50元,吸引了大量市民观演,获得良好市场回报。
四是社会各界对低价票政策给予正面评价。沙先生和妻子是国家大剧院的忠实观众,他说:“虽然演出位置不是很好,但他们感觉很幸福。以前这类位置的票价是280元,现在只要100元,而且有不少演出都能买到低价票。”国家大剧院演出部副部长江海说:“从2012年开始,低价票方案就促使国家大剧院设置更多低价票。2013年政策又对歌剧、舞剧、交响乐演出提高了补贴额度,再一次让国家大剧院的低价演出票数量大大增加。”首都剧院联盟副秘书长徐坚说,低价票补贴让许多高雅音乐演出都多了些底气。北交、爱乐这样的高雅音乐演出团体少了一些票房销售的压力,多了一些新曲目创作的勇气。试点工作也获得了境外媒体的关注。《德国之声》曾全文转载《北京商报》关于《低价票撬动文化大市场》的专题报导。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为让市民充分关注关心这一惠民举措,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市文化局提出,凡申请低价票补贴的演出场次,低价票票面必须印有“北京市文化惠民票”字样。
二是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一方面,市文化局要求补贴申报主体统一为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明确监管主要对象为演出场所经营单位。另一方面,要求监管对象保留好演出售票记录,并定期提交低价票补贴数据。同时,市文化局及相关单位将采取现场监督、抽查售票原始凭证等方式进行监管。
三是进一步增加财政补贴力度。2014年,低价票补贴额度预计将达1483万元。市文化局除出台《办法》规范低价票补贴政策外,将建立补贴长效机制,逐步增加补贴项目和补贴资金,并将按照前一年补贴发放实际情况,结合下一年度全市演出预计场次,动态增减补贴总量。同时,市文化局将积极推动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以低价票补贴为抓手,促进建立健全首都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让更多的舞台艺术作品能够惠及普通百姓,让广大市民有机会走进剧场参加高雅文化鉴赏活动,公平享受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来源:北京市文化局)
上一篇: 北京积极推进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筹备工作 |
下一篇: 北京艺术家与香港市民共度中秋佳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