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北京
北京
讲好新时代的长城故事
发布时间:2025-09-19 10: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09-19
  天高云淡,秋意渐浓。北京西北,八达岭长城如游龙蜿蜒,每年吸引着上千万名中外游客来此领略其雄姿。“外骨骼”辅助登山、观长城森林步道不断延伸、长城主题文旅产品上新……近期,记者来到长城,在实地采访中有许多新发现。
  科技助力 实现登山与巡查“自由”
  “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前,总少不了拍照留念的游客。到长城、爬长城,想当“好汉”的人历来很多。不过,爬完179.2公里的八达岭长城全段,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现在,在科技助力下,人们不再徒叹“好汉难当”了。
  今年,八达岭长城引入了外骨骼辅助登山设备(简称“外骨骼”),融合AI与人体工程学技术,采用航天级铝合金与高强度碳纤维材质,穿脱简易,适配人体运动轨迹,只需调节好绑带,接通电源,设备即可对腰、腿等登山时的主要发力部位施加作用,大大节省了游客上坡、下坡、跨步的力气。
  “没等我自己抬腿,‘外骨骼’先帮我抬了起来!”“有了它,步履不停,周身轻盈。”很多游客兴奋地分享感受。
  北京市延庆区长城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外骨骼”续航时间达5小时,支持为手机等设备反向充电,让游客爬长城既轻松又安心。
  实现“登山自由”只是八达岭长城科技场景的一个缩影。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副主任李东告诉记者,延庆区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长城保护体系,以大庄科项目形成数字化档案等成果,创新采用无人机巡查,用三维扫描等科技手段,构建“人防+技防”智慧管理平台;同时,建立区、镇、村三级保护网络,组建134人的专业保护队伍,实现了长城保护的常态化和精细化。
  科技在守护长城,也在服务游客。记者在八达岭长城南五楼处现场体验,在无人机配送点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购买防晒帽、雨伞、饮品、常用药品等。在科技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古老长城散发出新活力,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和长城守护者也踏实了许多,遇急遇险都不怕。
  山乡焕新 让村民吃好“文旅饭”
  长城脚下,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安卧在青山中。多年来,石峡村村民自发护长城、爱长城,将浓浓的长城情融入生活点滴。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石峡村的人,是长城的外保护层;石峡村的青砖灰瓦,犹如长城的外轮廓。石峡村因守护长城而闻名,长城也为这座小山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条步道旁,各色植物高低错落,时有鸟鸣从山野飘来。“今年,我们建成了北京观长城森林步道石峡段,长约2.5公里,可以从不同角度饱览石峡关长城。”站在石峡外石路路口,延庆区八达岭镇党委书记李清华介绍。
  沿着步道一直走,紧挨外石路的木栅栏里,一大片海棠果压低了枝头。“这里原是闲置地块,我们整片移植了景观海棠树,既保留了石峡海棠的土特产,又成了游客散步赏花、采摘海棠、体验制作海棠汁的乐园。”李清华说,待步道全部完工,人们可以遍游石峡村周边的长城段,望长城烽燧、赏漫山红叶、登九眼楼、逛海棠园,四面皆是景。
  在石峡村村委会的公示栏上,一组数据对比格外亮眼:今年1月至8月,村集体收入已超过去年全年收入总和。这背后是“石光长城”民宿的带动效应。原先的旧院子经过翻新、设计、装修,成了“石光长城”民宿院落,目前已有21家,且分出“春居”“幽夏”“醉秋”“冬隐”等主题,周边配套石光咖啡馆、海棠工坊、油坊、茶坊、书店等。
  “采用整院出租的模式,村民年均增收4万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创业致富。”“石光长城”民宿创始人贺玉玲告诉记者,村里还不定期地开展民宿运营技能培训,根据大家反映的难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让村民对“怎么吃文旅饭”有了更深的理解。
  弘扬文化 “长城+”效应持续释放
  暮色四合,在距离石峡村不到20公里的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梦华 长城》实景演出的剧场里已坐满了观众。
  作为延庆区首部以长城为主题的大型文化演出,《梦华 长城》以2000余年的长城历史故事为主线,精心布置长城、军营、市井等场景,融合舞台艺术与全息光影技术,从时代视角展开讲述,带观众穿越岁月长河,触摸长城精神内核。
  “妈妈,我看懂了,回去就跟小伙伴讲这个故事。”有孩子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小小的拳头攥起来举在胸前,模仿演出中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形象。
  “弘扬长城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打造长城主题文旅产品始终坚持的原则。”北京八达岭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段学立介绍,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正融合音乐、体育、研学等业态,建设综合型文旅目的地。
  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延庆旅游人次从1300万增至2455万,旅游总收入从73亿元跃升至135亿元,年均增幅超20%,“长城+”的融合效应持续释放。“讲好新时代的长城故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和需求,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段学立说。(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