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重庆
重庆
重庆市文化广电局 “6664”工作思路推进今后五年文化强市建设
发布时间:2013-02-18 10:35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3-02-1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重庆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重庆市文化广电局明确了今后五年“6664”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文化强市。

  一、在工作重心上推动六大转变

  一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由理顺体制向完善机制转变。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要从转企向转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局属事业单位改革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由工程建设向体系建设转变。把工作的重点由硬件建设、工程性的项目建设转移到强化管理使用、提高服务能力、形成完整体系上来。三是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由抢救性向整体性转变。既抓抢救性发掘、修复、维护,又抓展示、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保护、传承、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四是推动文艺创作由抓原创抓精品向重演出重普及转变。加快推动原创作品转化为文化产品,推动高雅艺术向大众普及,切实提高文艺作品的市场转化率和大众普及率。五是推动文化产业由体制内发展向全领域整合转变。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加大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等融合,加大各部门工作横向联合,形成文化产业协同共进的发展态势。六是推动对外文化交流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结合转变。更多地依靠市场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强重庆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在发展目标上完善六大体系

  一是着力完善文化设施体系。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市级大型文化设施功能完备,区县文化设施实现标准化,乡镇(街道)以下文化设施能满足群众便捷享受文化服务。二是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和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是着力完善创作生产体系。推出在全国有影响的舞台艺术剧目10台、美术作品50件、影视作品70部、保持川剧、杂技、油画、雕塑等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四是着力完善现代传播体系。重庆卫视有效覆盖率进入全国前十位、本地市场份额保持30%以上;文化交流项目总量翻一番,对外文化贸易额年均增长25%以上。五是着力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形成集保护、发掘、修复、展示、利用五位一体的文物保护工作体系,力争建成五大博物馆群,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六是着力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力争培育1个百亿级文化产业集群、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100个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三、在工作层面上实现六大突破

  一是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建成和推进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完善市级院团团场,实施区县广播电视台站和文管所标准化建设,加快农村文化中心户、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二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取得突破。广电、文博公益性机构和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各种民办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实现各类文化下乡活动常态化。三是在文艺创作生产上取得突破。实施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和现实题材重点创作工程。注重原创作品转化,注重高雅艺术普及。四是在文化传播交流上取得突破。做大做强重庆卫视,建成重庆网络电视台,实施重庆文化“走出去”工程,深化渝台抗战文化保护交流。促进重庆美术、杂技、动漫等文化贸易。五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取得突破。实施大足石刻、革命遗址、抗战遗址、大遗址和古建筑、三峡后续文物五大文物保护工程,着力构建五大博物馆群,申报创建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成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和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中心。六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带、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

  四、在发展保障上夯实四大基础

  一是加强领导,夯实投入基础。推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艺术创作、遗产保护、广播影视、对外交流、文化人才引进培养等专项资金,健全文化投入财政保障机制。二是争取支持,夯实政策基础。落实各项中央支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对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三是充实队伍,夯实人才基础。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和文化文物广电“师带徒”传承活动,培育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领军型人物。四是顶层设计,夯实改革基础。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使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文化单位内部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源: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