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重庆
重庆
山水重庆绿色发展 美丽产业提质升级
发布时间:2022-09-14 08:45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周祎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2-09-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重庆考察调研、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强调“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指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重庆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把旅游业作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把打造重庆旅游业发展升级版作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推动重庆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而今,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魅力更加突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

  打造立体三峡游

  长期以来,长江三峡旅游主要以水上观光为主,游客体验主要以游船赏景为主。近十年,随着“铁、公、水、空”多联式交通格局的形成,长江三峡区域迎来了立体游时代。2019年8月16日,重庆巫山机场正式通航;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开通。诗人李白笔下“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愿景从诗歌走向现实,在世人眼前铺展开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地处三峡腹心的巫山县,拥有5A级景区小三峡-小小三峡,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6月20日,由50多名游客组成的“坐高铁趣巫山”郑州首发团从郑州东站出发,乘坐G3403次列车奔赴重庆巫山。“仅3个多小时就到达巫山。感受巫山云雨、欣赏长江三峡美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郑州市民康楠说,“全家人一直对巫山非常向往,高铁通车后,马上和家人报名参团。”

  时速350公里的郑渝高铁缩短了巫山与世界的距离:2小时可达重庆、武汉,2个半小时可达郑州,3小时可达成都、贵阳、西安、长沙,4小时可达北京、天津、杭州、苏州,5小时可达上海、广州、深圳……目前,巫山高铁站游客服务中心已建设完成,高铁站至巫山游客中心、小三峡游客中心、柳坪游客中心等7条旅游直通车线路,定点定时发班。从巫山出发,1个小时以内的车程,可到达十多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

  巫山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蒋勇说:“郑渝高铁的开通架起了联通四大经济圈的黄金旅游大走廊。接下来,我们将始终坚持创意营销、创新产品、创造服务,让巫山文旅的生命力旺盛、影响力更加强大。同时,继续做好规上企业培育,鼓励更多优质企业来巫山投资兴业。”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郑渝高铁开通后,把沿线的万州天生城遗址、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巫山大小三峡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助力全域形成旅游产业带。

  走温泉康养之路

  2012年,在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上,重庆被评为“世界温泉之都”。自“世界温泉之都”创建成功后,重庆不断思考如何打好“温泉牌”,并提出打造全球知名温泉康养胜地的目标。

  2016年,由重庆市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现重庆温泉旅游行业协会)与重庆医科大学共同落实《温泉水疗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课题,探索温泉对健康干预和对亚健康防治的有效途径;2018年,《重庆“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提升实施方案》出台,重庆温泉探索康养的步伐再次加快。同年10月16日,中国首届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在重庆北碚举办,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重庆代表处、国家气候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亚太(重庆)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研究院正式落户重庆。这些机构的落户,为重庆温泉产业走上“康养路”提供了基础研究支持。

  2019年,重庆率先在国内开展温泉循证医学的研究;2020年,重庆率先在国内编制温泉与气候康养系列标准等,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而今,温泉康养已在重庆各大温泉全面展开。如重庆融汇温泉打造了一个集露天温泉、室内水疗、健身房、温泉水乐园及SPA于一体的亚洲都市花园温泉度假区,将养生泉、养生餐及养生理疗等项目融合在一起,获得了市民游客的青睐。

  重庆温泉旅游行业协会会长、融汇温泉旅游产业集团总裁赵颖表示,当前,“健康”“养生”日益具有刚需特性,康养的概念及相关产业也在疫情背景下得到高度关注,温泉疗养逐渐被大家所熟知。

  2022年1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大力发展温泉康养游,推出“温泉+医疗”“温泉+康复”等温泉康养模式,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特色医疗、保健养生于一体的温泉疗养基地和温泉旅游度假区。

  文旅融合打好五张牌

  走进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这里将长江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修复,以“老重庆、真山城、新生活”的气质凝聚了超高人气,街巷里人头攒动,川流不息。“整个十八梯传统风貌区被分为南北风貌景观带和东西旅游拓展带。在修缮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原有街巷格局和肌理,最大限度复原十八梯历史原貌,将城市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渝中区相关负责人说。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只是重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围绕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重庆文化和旅游系统着力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确保每张牌有特色、有亮点,并将这五张牌深度融入旅游目的地当中,突出特色、区域联动、精准发力。文旅融合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精品进一步提升。”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刘旗表示。

  据介绍,在打好三峡牌方面,重庆将围绕“壮美长江·诗画三峡”品牌形象,实施“规划引导、品质提升、宣传推广、区域联动”四项工程,打造奉巫巫城“金三角”等四大旅游区;在打好山城牌方面,以长嘉汇大景区建设为重点,建设都市文旅项目集群,抓好广阳岛抗战遗址群保护利用,积极开发建设集生态、康养、避暑、休闲、赏雪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在打好人文牌方面,深入挖掘巴渝、三峡等文化内涵,推进各类艺术作品创作生产;在打好温泉牌方面,办好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第73届年会等活动,推动“世界温泉谷”示范项目建设和高端定制产品研发;在打好乡村牌方面,积极创建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民宿、乡村旅游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陈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