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重庆
重庆
重庆:备好舞台,共绘“艺动巴山蜀水”壮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5-10-15 11: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晓霞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10-15

  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将于10月16日至11月5日在川渝两地举办。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本届中国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将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工作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吸引更多群众走进剧场、走进美术馆、走进艺术节现场,并参与线上艺术活动,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重庆高度重视本届中国艺术节筹备工作,坚持“一盘棋”思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任务,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委会执行主席,并成立以重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的执委会,下设12个工作部门包含51家成员单位,涵盖大型活动、群众文化、美术展览、后勤保障、新闻宣传、安全应急等方面,形成高效协同、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

  其中,重庆主要承办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开幕式,优秀群众文艺作品惠民展演暨第二十届群星奖颁奖活动等重要活动。闭幕式以一台综合性颁奖晚会形式呈现,并将揭晓第十八届文华奖评奖结果,展示文华奖获奖作品精粹,举行中国艺术节节旗交接仪式。

  目前,文华奖、群星奖评奖演出已陆续开展,重庆各项联动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组织有序、推进顺利。在服务保障方面,志愿者招募培训与服务、票务运营、财务审计、安全应急保障等工作均按节点推进,确保各项活动既隆重热烈又务实高效。同时,重庆还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川渝协同和部市对接,优化宣传推广、氛围营造和文旅消费联动,确保艺术节各项活动安全、有序、精彩开展,展现重庆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和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的活动内容丰富。重庆将开展9项主体活动、7项联动活动和3项线上活动,预计超过50场剧(节)目、86个群众文化作品、880件展览作品在渝演出、展出。除闭幕式、文华奖、群星奖等核心活动外,还策划了“艺起来,更精彩”城市花车巡游、解放碑周末音乐会、无人机灯光秀、“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等特色活动,将让大家感受艺术浸润山城的独特魅力。

  重庆高度重视艺术普及与惠民,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统一安排实施艺术惠民政策,拿出至少15%的演出票执行100元及以下票价,免费发放群星奖终评及颁奖晚会观演票。实施免费公众导览服务,开展群星奖惠民巡演、戏曲进校园等项目,策划优秀作品进社区、校园和乡村,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艺术盛宴,真正体现“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同时,重庆围绕“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城市形象,融合巴渝特色资源,推出“渝味360碗”美食体验、温泉文旅套餐、洪崖洞—磁器口—下浩里文旅消费场景联动等活动,设置艺术市集、文创展销区等拓展消费链条,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美术馆之夜”等精品线路,构建“艺术引流、消费跟进、体验留客”的文旅生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此外,重庆还联合四川推出成渝国际戏剧双城记、川渝非遗曲艺展演大会等,联手推介100个文旅消费新场景,共同打造“品质打卡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集中展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建成果。

  据了解,在本届中国艺术节上,重庆原创歌剧《尘埃落定》、舞剧《杜甫》《天下大足》、芭蕾舞《惊鸿》,川渝合作话剧《谁在敲门》,将角逐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十四五”时期,重庆致力于创精品、闯市场,始终坚持以创作为核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努力推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渝字号”精品力作获得多个舞台艺术主要门类国家级奖项荣誉,包括川剧《江姐》获文华奖,舞剧《绝对考验》获荷花奖,歌剧《尘埃落定》获圆梦奖,魔术《天女散花》获金菊奖,四川扬琴《血写春秋》获牡丹奖。9家重庆市级文艺院团年度演出超2000场;舞剧《杜甫》全国巡演突破200场;陆续推出《极限快乐SHOW》《重庆1949》《醉人的川剧》《江畔音乐会》等文旅演艺品牌,累计演出超3000场。近200件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十三艺节优秀作品展览、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等,工业设计作品《“巡天”登月服系统组件设计》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精湛的表演、暖心的服务,迎接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观众。重庆已备好舞台,一起共绘‘艺动巴山蜀水’的壮丽画卷。”(侯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