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福建
福建
大型木偶剧《赵氏孤儿》压轴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
发布时间:2014-09-23 10:38 来源:通稿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通稿 2014-09-23

    

《赵氏孤儿》剧照一

    9月22日晚,作为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主办的“庆祝新中国六十五华诞·同圆中国梦——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的压轴戏,福建泉州木偶剧团创演的大型木偶剧《赵氏孤儿》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该剧是世界偶坛首部大型木偶悲剧,自2012年创演以来已公演120余场,曾荣获“泉州市第31届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第五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5届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文化部“全国木偶戏、皮影戏优秀剧目”、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优秀剧目奖”、“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舞台美术(舞台设计)奖、“第十四届文华奖”文华舞台美术(灯光设计)奖、“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比赛最佳剧目奖”等奖项,全体演员还获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

《赵氏孤儿》剧照一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未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是中国提线木偶艺术的不争代表。

演员操作木偶

    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泉州提线木偶戏与昆曲等10个项目,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泉州市木偶剧团,被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授予“联合国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2005年10月泉州市木偶剧团被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获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2008年11月被福建省文化厅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及“第三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9年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UNIMA)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艺术交流实验基地”。2011年6月,剧团被福建省文化厅授予“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10月,剧团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程婴头像(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