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提出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福建省文化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高翔部长在福建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紧紧围绕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福建戏曲保护传承发展工程”两大工程,实现福建省艺术事业在新时期下全面提升、勇攀高峰,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一、实施舞台文艺精品工程,扩大福建舞台艺术影响
实施“舞台文艺精品工程”,深入挖掘福建“山海”文化资源,集中打造山海文化品牌,突出海洋文化主题,凸显海峡文化特色,打响“海丝”文化品牌,推进“策划一批、创排一批、打磨一批、推演一批”精品剧目创作生产,大力培育舞台剧品牌。一是策划推动一批精品创作。坚持高起点定位发展,集中力量策划创作一部反映福建历史文化、聚焦文化品牌、体现福建山海文化交融和海峡文化特点的大型舞剧,作为福建代表性文化标识;以福建红色文化故事为基础,精心策划一台反映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民族歌剧。与中国交响乐团联合创作《南音交响》冲刺金钟奖等。扶持每个省属院团打造1-2部原创精品力作。扶持创排歌剧《与妻书》等一批新剧目;复排闽剧《荔枝换绛桃》等一批优秀剧目;深加工话剧儿童剧《幼童留洋记》等一批基础较好且有潜力的作品。加大现实题材的作品创作,力争现代戏和现实题材作品有所突破。二是抓好参演重点赛事活动的剧目创排工作。以“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以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评选为龙头,对接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评选等项目,精心创排“五个一工程”参评作品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二届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等重大活动赛事的参评或展演剧目。三是推出重大文化节庆文艺精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建军90周年、党的十九大等重大活动,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福建特色的主题性文艺作品。做好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演出筹备相关工作。
二、实施福建戏曲保护传承发展工程,做大做强地方戏曲品牌
实施“福建戏曲保护传承发展工程”,以切实可行政策为保障、稳定经费投入为支撑、各类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为主体、各剧种艺术家为骨干、戏曲教育普及和传播交流为重点,全面振兴地方戏曲,形成“四个中心、一个保护区”,打造全国地方戏保护传承发展示范基地。一是开展地方戏曲剧种保护工作。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建立艺术档案中心和优秀传统剧目保护名录,出版剧种系列研究丛书,争取2020年前整理完成200部传统剧目戏曲剧本。设立剧种史论研究、剧种艺术特征研究、当代戏剧创作及剧作家研究等地方戏研究专项项目。制作一批戏曲、曲艺和老艺人系列纪录片,持续开展老艺人薪传计划。对濒危传统剧目、折子戏进行抢救性录像。二是加大戏曲精品剧目创作力度。安排资金重点扶持地方戏曲新剧目创作、经典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及买断移植,实施地方戏曲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三年规划。鼓励地方戏曲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扶持地方戏创作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创排大型尹越交响——主胡协奏曲音乐会《沙漠王子》等一批戏曲剧目。三是推进戏曲普及宣传工作。举办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展演及表彰活动。每年资助8个剧目并举办“全省地方戏保护与扶持计划年度资助剧目展演”。每三年举办一届“福建省地方传统戏(折子戏)大型展演”活动。与省博物院、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等机构合作进行静态展示;与旅游市场合作延展动态展示空间,研发戏曲旅游体验性产品,搭建戏曲展示平台。积极打造青少年课外戏曲实践基地,推动戏曲进校园。四是推进地方戏传播创新。借助传统纸媒、现代传媒和高科技等多种手段和传媒形式,展示福建地方戏保护与扶持工程的最新成果。建设戏曲演出网上交易平台和观众交流平台,推动戏曲网络传播。在广播电台、电视台设立戏曲专题节目,在平面媒体设立专栏,推动向基层社区、农村覆盖。五是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举办福建省地方戏曲编剧、导演、表演、作曲、舞美人才培训班,构建戏曲创作与评论人才培养常态化机制。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采取“一带一、一带二”等方式传授代表性剧目。确立“向传统学习”“向经典致敬”的艺术导向,增加省级戏曲展演、经典折子戏、经典唱腔唱段考评,为地方戏曲创作及表演人才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实践机会和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
三、建立两大文艺工程激励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激励保障机制。拟制定《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规划(2017—2019年)》《福建省扶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实施意见》,启动“福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进一步完善剧目生产立戏决策、创排储备、投入保障、评价激励、后续演出等机制,每年重点支持一批文艺精品工程。制定省直文艺院团艺术生产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创作计划,提高艺术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建立福建戏曲保护传承发展工程激励保障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全省地方戏重点剧目创作等给予资金扶持。设立省一级戏剧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提高优秀剧本创作的奖励力度;建立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奖励扶持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优秀戏曲作品创作,对优秀作品予以重点奖励。建立“火花茶会”,对全省艺术精品进行专题策划论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戏曲演出市场,推动福建戏曲演出市场发展。(来源:福建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