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七着力”建设文化强市
发布时间:2011-08-24 10:21
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编辑:马思伟
信息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2011-08-24
在全力推进“文化强市”过程中,陆丰市提出了“七个着力”,以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为跨越发展后发崛起提供强力支撑。
陆丰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七个着力”,以奏响建设“文化强市”主旋律,为跨越发展后发崛起提供强力支撑。一着力抓好学习宣传,推动形成“文化强市”的浓厚社会氛围。掀起了学习宣传热潮,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召开了各类型会议,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全省宣传文化工作会议和汕尾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并举办学习会、报告会、研讨会,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等形式,将会议精神传达至全市各层面,帮助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二着力提高全社会文化素养,提升陆丰文化形象。以提高现代公民文化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网络,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心理健康素质。大力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等各类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公益文化进校园”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育全民文化艺术素质,形成全市上下鲜活浓郁的文化氛围;三是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实现好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重大文化项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以镇、村两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加快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提高文化精品创作的组织策划和管理服务能力,扶持正字戏、皮影戏等名团、名家和重点文化项目,创作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优秀作品;四是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陆丰文化产业竞争力。以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目标,重点扶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扶优扶强陆丰文化产业园和陆丰皮影戏(动漫)文化产业基地。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培育和发展若干有实力、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培育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各类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办文化,逐步形成多元化文化投入机制。鼓励发展文化中介,引导和培育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拓展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五是着力提高文化传播力,扩大陆丰文化影响力。加强陆丰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建设。培育一批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进一步做大做强“陆丰党政信息网”、“陆丰外宣网”、“陆丰宣传文化网”等网站,培育具有陆丰特色的网络文化产品。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渠道和方式,提高陆丰文化的影响力;六是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精简文化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文化行政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规范有序地推进广电、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等国有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或股分制改造。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绩效目标考核,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更好地承担起为人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七是着力加强文化人才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加大文化领域杰出人才的培养资助力度,扶持培育一批文艺名家、一批社科领军人物、一批宣传文化系统高科技人才、一批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和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文化产业发展,又熟悉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人才,从而共同更好开创陆丰文化建设新局面、推动陆丰文化繁荣发展,提升陆丰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