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文化厅积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着力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013年参与落实广东省实施文化惠民十件实事,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一是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文化惠民演出载体。定期举办“百歌颂中华”、“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广东社区文化节”、“南粤幸福活动周”等导向性、示范性、制度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擦亮新的文化品牌。坚持以改善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为目标,根据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重点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同饮一江水·全省农民工歌唱大赛”、“广东省粤曲私伙局大赛”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让百姓不仅在台下听、台下看,而且在台上唱、台上演,吸引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城乡文化广场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支持引导,通过组织群众文化活动骨干开展辅导,赠送简易音响器材等方式,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打造群众自我娱乐、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文化平台。
二是推出创新举措,扩大文化惠民演出影响。以省属文化场馆为示范,推动全省各地演出场馆对特殊群体实施免费或开展低票价活动;推出“二沙岛户外音乐季”免费演出、星海音乐厅低票价“周日下午茶”高雅艺术欣赏活动、友谊剧院惠民演出等系列文化惠民品牌;广东民族乐团在广州、东莞、揭阳等地举办民乐普及音乐会,开展音乐交流、鉴赏等活动,有力地传播和普及民族音乐。开展“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巡演”和“文化志愿者百场义演”活动,采取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社会力量支持、各地群众“看单点戏”、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表演的形式,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百姓能够就近观赏到文艺精品佳作,其中巡演活动在基层的演出约占总场次比例的60%,真正做到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营造全民共建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打破政府财政单一渠道的局限,形成多元通畅的投入途径,激发各种主体投入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文化合作,整合资源形成文化发展合力。引导民间力量投资公益性文化事业,倡导“文化慈善”和“文化捐赠”的理念,鼓励发展民间博物馆等,从而形成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文化服务差距,不断扩大文化惠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三是倡导树立文艺新风,增强文化惠民演出实效。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的精神要求,进一步匡正对文艺创作工作的导向,推动生产和举办更多更好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出《广东省直演艺单位树立文艺新风倡议书》,率先带头倡导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呼吁全省文化演艺业界共同携手,自觉树立文艺新风。下一步拟牵头对全省举办的文化节庆活动进行精减,切实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简朴大方、反对豪华奢侈,提倡因地制宜、反对大操大办,把更多的文化资源投入到文化惠民活动上来,增强文化惠民实效。(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