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六大举措积极提升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
发布时间:2016-07-13 10:18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7-13

  为贯彻落实《文化部 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广东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精神,近日,广东省文化厅联合省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总工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工作若干措施》,结合广东实际,提出了提升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的若干创新举措。 

  一、保障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广东把为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工作作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保障异地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权利。加大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粤东西北14个地级市以及江门的恩平、开平和台山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乡镇(街道)、村(社区)文体广场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和完善,支持移动文化设施进厂矿企业,为异地务工人员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引导和规范适合异地务工人员文化需求的文化服务场所发展,鼓励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积极参与为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提供适合异地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的服务内容,扩大文化消费,营造异地务工人员文化生活良好环境。 

  二、提升基层文化馆站为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能力 

  加大全省基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力度,逐步实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室)、博物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向异地务工人员免费开放,提供基本文化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基层文化馆站服务效能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文化馆站的功能布局、项目设置和活动开展。不断加强文化干部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和文体协管员队伍建设,提升文化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使异地务工人员在基层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异地务工人员聚集、有条件的地市公共文化场馆增加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文艺培训项目,根据异地务工人员实际文化需求,加强文艺知识培训与辅导,提高异地务工人员开展文化活动的能力。 

  三、不断丰富异地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 

  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积极与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异地务工人员用工企业加强协作,在“五一”、“十一”、元旦和春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期间举办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深入用工企业、异地务工人员聚居区因地制宜开展送书、送展览、送讲座、数字阅读等文化活动,丰富异地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支持各地各级艺术院团面向异地务工人员开展慰问演出活动。借助三年一届的广东省艺术节等重要文艺平台,举办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低票价或免费专场演出,提升审美鉴赏水平;借助省总工会的全省工会网络,组织广东工人艺术团深入基层一线企业开展演出,让异地务工人员近距离欣赏艺术大餐。 

  四、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备配置、资源和服务供给等方面适当向异地务工人员倾斜,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便捷的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技能培训等基本综合性公共服务。指导有条件的地市在异地务工人员集中的企业、厂矿和工业园区设置分支机构服务点,开展专门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特色服务项目。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加强与各级工会组织的沟通协调,结合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职工书屋等设施建设,在异地务工人员聚集区域规划建设简易实用的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活动场所。 

  五、加强异地务工人员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注重培养异地务工人员群众文艺创作人才,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广东省业余编剧家、作曲家、编舞家和广东省文化馆特聘创作员聘任范围,指导珠三角有条件的地市出台异地务工人员群众文艺创作人员社会激励措施,激发异地务工人员自身的创作积极性,挖掘和推广异地务工人员题材的群众文艺作品。举办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全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等活动,发挥以赛促培,以培促创的引导带动作用,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社会热点,挖掘提炼更有深度的异地务工人员题材,创作更多反映当代异地务工人员真情实感、工作学习生活新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馆站在群众文艺创作的引领作用,创作生产一批贴近异地务工人员生活、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作品。重点打造“同饮一江水”广东省打工者歌唱大赛,利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东莞(塘厦)音乐创作基地、音乐剧创作生产基地等,提出更多原创打工歌曲。 

  六、创新为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方式 

  加强数字文化服务和流动文化服务,将异地务工人员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纳入“广东公共文化云”建设规划,依托现有各级文化馆站公共数字文化项目和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馆等资源,通过网络、视频、手机等多种方式,推送异地务工人员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图书办刊、文艺演出、文化展览等文化服务,推进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为异地务工人员文化服务工作,支持和引导用工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两看一上”(看报纸、看电视、有条件的能上网)服务。广泛开展面向异地务工人员的文化志愿服务,利用广东现有省、市、县(区)、镇(街)四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引导文化志愿者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