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佛山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工作会议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6-07-21 09:19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6-07-21

  6月23日,广东省佛山市召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工作会议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会。协调组组长、副市长麦洁华出席会议,明确了协调组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对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

  一、以协调机制为依托,从整体上谋篇布局

  根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以及示范区创建的标准,为加强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统筹协调力度,去年12月初,由市政府发文成立了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麦洁华在讲话中指出,对佛山而言,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强化经费、设施、人才、资源保障,尽快缩小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群体差距,促进均等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等,都必须以协调机制为依托,从整体上谋篇布局。

  她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作用:一是协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二是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三是要推进公共文化经费和人才队伍保障机制建设。四是要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统筹实施重大服务工程。

  二、五大举措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会前,协调组成员、各区文化体育局和镇街的相关负责人先后到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和南海区桂城街道翠颐社区参观了解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情况。紫南村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阵地,提供亲子活动、公益书法等社区服务,今年还新建了文化广场,举行经典诵读等文化活动。人口密集的桂城翠颐社区则引入社工机构和各类社团,开展多种社区活动。

  在随后召开的推进会上,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副组长、市文广新局局长俞进介绍了佛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情况。

  俞进指出,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不仅是示范区创建的重点项目,也是市政府强力推动的民生工程。佛山市作为创建城市,在创建期内(2015-2017年)要达到“80%的村(社区)统筹建有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要求。根据这一目标任务,佛山市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模式,主要采取了五大举措:

    一是试点先行,积累经验。早在2014年底,佛山市就印发了工作方案,具体部署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15年,全市共完成124个行政村(社区)试点建设。南海区还作为省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单位顺利通过验收。今天作为会议材料之一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情况汇编》就介绍了全市的整体情况和每个试点村(社区)的情况。

    二是列入考核,强力推动。2015年,相继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的考核项目、国家示范区创建任务,分解部署至各区。今年,市政府又将其列入民生实事,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力度。此外,为确保工作的延续性,还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纳入了《佛山市文化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文化佛山”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三是评选典型,示范带动。去年、今年分两批开展佛山市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设示范镇街、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去年选出5个示范镇街、15个示范村居进行了命名和奖补,对基层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目前,第二批示范镇街、示范村居的创建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四是打造品牌,活跃基层。开展“佛山市十佳社区文化品牌活动”创建评选工作。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引领、激励全市社区(村)举办富于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涵,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五是出台政策,全面铺开。起草了《佛山市关于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佛山市建设任务和标准,经征求各区、各单位意见修改完善后,按照文化部对示范区创建城市的要求,已上报市政府审议印发。

  三、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使用率共享率

  麦洁华对创建工作给予了肯定,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形成了有力的抓手。对下一步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

    首先,要明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即到2017年,全市要普遍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群众需求相匹配的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效能明显提升。到2020年,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成为供需对接、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活动丰富、持续发展的综合平台,总体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供需对接的总体建设原则。立足于供给侧改革,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率、共享率和服务效能。

    第三,要狠抓落实,确保工作进度。各区政府要把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对接相关规划,结合佛山市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文明村居、农村社区建设等工作,于2016年7月前制定细化落实方案,全面铺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工作推进有计划、按步骤、高质量、有成效。

    第四,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全市高标准创建一批示范点,引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各区要在2015年试点建设的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示范点,大胆探索创新建设和管理模式,形成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来源:广东省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