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依托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与南方都市报、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共同创建了“书香暖山区”爱心阅览室援建志愿服务项目。该项目秉持“同在蓝天下,共享读书乐;捐出一本书,成就一个梦;让阅读助飞梦想,让知识改变命运”等理念,向社会筹措书籍,募集善款购买借阅设施,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区援建爱心图书室,开展阅读活动,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少年儿童和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员阅读资源和阅读活动匮乏的状况,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
一、开展图书募集
“书香暖山区”项目的关键是筹集一定规模的优质图书。为了号召企业、团体和市民关注公益项目、捐赠图书,项目组工作人员积极创新方式,以活动为抓手,多渠道筹集图书。一是举办“图书募集季”,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场举办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市民捐赠图书。二是组建志愿者团队,深入广州市各大型广场、公园、社区募集图书。三是利用“南国书香节”“南粤绿色行”等大型活动进行募集,并与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合作,设立捐书点。四是与广州市邮政局合办“你捐书,我包邮”活动,广州市民只要拨打邮政热线,邮递员就上门收揽捐赠图书。六年来,“书香暖山区”项目组共开展80多场大型图书募集活动,募集图书27万多册,为“书香暖山区”活动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打造爱心阅览室
“书香暖山区”项目综合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和各级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以及粤东西北学校提出的申请,经过筛选审核,确定受援的中小学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实行文化精准扶贫。项目组将募集所得图书进行筛选、统计、装箱,经物流公司提前运送图书、书架、文体用品等到学校或文化站,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企业志愿者团队等一道,赴中小学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以及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进行图书拆包上架、按类排列,并指导管理。爱心阅览室设置完成后,择期与当地举行图书交接和挂牌仪式。六年来,“书香暖山区”爱心阅览室援建志愿服务项目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学校援建爱心阅览室达84间,捐赠图书逾25万册,创下了近800万元的资源价值,惠及6万多少年儿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三、盘活社会资源
广泛的社会合作是“书香暖山区”项目成功的基础。“书香暖山区”项目得到了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山大学、广州市邮政局等许多机构的支持。在图书募集阶段,与广东省脑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众多机构合作,设立图书募集点;与广州邮政局合作开展“你捐书,我包邮”活动。在阅读活动开展方面,联合战士文工团、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荔湾区芦荻西小学、海珠区龙华外来工子弟学校等中小学,以主题班会、诵读经典、共赏漫画等形式,与山区小学开展“手拉手,共读乐”活动。在宣传报道方面,与南方都市报、广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书香暖山区”的社会知晓度,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持续跟踪报道“书香暖山区”活动,截至2016年底共播出60多辑、750多分钟。此外,“书香暖山区”项目还开展了家庭重建和子女教育活动,在记者的帮助下,一些山村的留守儿童回到了父母的身边,通过志愿者的呼吁、宣传和引导,许多父母腾出更多时间陪伴和参与孩子成长。
四、策划阅读活动
为丰富山区少年儿童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书香暖山区”项目持续策划阅读活动,组织各受援建爱心阅览室所在单位举办阅读征文活动、诗文诵读、成语竞猜、故事会、主题班会等阅读推广活动,倡议、组织、资助受援单位举办各种阅读比赛活动,并定期举办全省性的阅读创作竞赛。项目组亲赴学校举行颁奖活动,组织企业赞助活动奖品奖励获奖学生。“书香暖山区”项目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举办了两届广东省山区学校阅读创作比赛,200名中小学生获奖,成为阅读积极分子。
“书香暖山区”爱心阅览室援建志愿服务项目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孵化阅读项目、聚集阅读人气、营造阅读氛围等多元化功能,大大激活了民间闲置图书的循环再利用,是公共文化领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和工业园区的阅读资源匮乏和阅读活动贫乏的问题,为他们建立了一方精神乐园,温润了广大山区少年儿童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灵,体现了公共图书馆关爱特殊群体,均等、公平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原则,是当前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值得参考借鉴的新模式。(来源:广东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