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广东
广东
广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18-07-06 10:22 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广东省文化厅 2018-07-06

  广东省文化厅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自信”的要求,按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李希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广东要做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更加需要文化的引领支撑和涵养滋润”的要求,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真抓实干、敢为人先,在新时代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广东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加快补齐短板,高标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问题为导向,高标准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项重点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补齐短板、加长长板,扩大文化惠民,不断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施重点基础文化设施攻坚做强工程,加大力度督导推进未建、未达标的“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对进展缓慢文化场馆提请省政府进行督导,积极推动各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升级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设,在2020年实现“三馆一站两中心”建设全覆盖和全达标,加快推进广东当代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等省级七项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力争广东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利用社会资源加大公共文化投入,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等方式,在体制和机制上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设面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加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推动“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运用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手段提升各级公共文化资源的影响力、传播力和互动力,让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更具活力、更具智慧。打造文化聚集中心,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出一批文化惠民项目,以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办好省群众艺术花会、打工者歌唱大赛、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品牌活动,改进活动方式,创新品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全面提升文化小康水平,更好地夯实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共同奋斗的思想文化基础。

    实施创新驱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优化文化领域行政许可事项的设置,取消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强监管,对涉及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和文物安全的行政许可事项,加强审核把关。进一步提升服务,减少环节、提高效率,实现“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广东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文化+”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文化+互联网”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重视对文化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培育,推动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树立正确创作导向,繁荣艺术创作生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核心价值,围绕改革开放题材、红色革命题材、本土历史文化题材、海上丝绸之路题材等主题开展创作生产,鼓励创作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出成果、出人才、出品牌、出模式。打造“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品牌,推进艺术生产“三条线”建设(复排、演出经典剧节目,加大力度推广演出当红流行剧目,创排、演出新创剧节目),创作生产一批触动灵魂、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创新举办广东省艺术节、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等一批重大艺术品牌活动,探索建立广东文艺产品生产模式,提高文艺创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广东文艺创新发展,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高新科技,推动文艺与科技的融合,打破传统范式,丰富文艺样态。不断创新文艺表现形式,探索开展符合当代青年观众审美需求的网络舞台剧的创作生产,增强文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文化人才作用,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人才。

    传播广东声音,提升文化开放水平。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讲好广东故事,唱响岭南声音,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形成经济、文化双轮驱动、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密切配合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使领馆等资源,落实一批部省合作项目,积极传播包括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把中国价值、中国智慧、中国趣味传播出去。深入打造“广东文化精品丝路行”“月圆四海”品牌,创新开展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欧洲巡演、中国国际马戏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国际文化交流、交易品牌活动,扩大岭南文化国际影响力。积极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艺术精品展演。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深圳)为龙头,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地区对外文化贸易快速发展。适应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外事工作的新要求,探索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转型新思路,对广东省文化类出访团组加强引导管理,控制数量和规模,提升质量和效益。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岭南文化的优秀遗产,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好文物安全保护和利用工作,建立文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智慧消防、智慧安防和智能巡查工作,加强革命文物和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和传承,实施一批革命文物和古驿道沿线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强化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非遗名录建设,建设一批非遗工作站,促进非遗广泛传播。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基本陈列水平,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支持,大力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工作,使馆藏精品活起来,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制度建设、权力监督,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强文化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基层班子,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推动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落到实处。积极探索有效手段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推动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把文化系统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时代广东文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