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还是民营骨干文化企业,如今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记者日前从甘肃省委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随着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介绍,甘肃省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一批国有大型文化单位焕发出新的生机。读者出版集团已先后完成了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工作,成立了股份公司,加快了上市进程。集团积极深化干部、人事、用工等各项改革,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和全新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出版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拓展对外合作领域和发展空间,产业不断壮大。去年,集团和股份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0.97亿元,净资产9.2亿元,品牌价值达76.45亿元。甘肃日报社不断推进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相继制定和完善了人事管理、劳动分配等20余项规章制度,组建了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公司。通过改革发展,甘肃日报报业集团资产总额已达到3.8亿元,去年实现利润1827万元。甘肃新华书店集团公司成立后,全面实行了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内部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积极延伸产业链,初步形成集团化产业群,去年实现利润1200万元,集团资产总额达16亿元。省广电网络公司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资产总额达到2.9亿元,去年实现利润总额1360万元。
结合各地实际,甘肃省积极培育民营文化企业,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临夏能成古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目前是甘肃省砖雕行业的骨干企业,仅去年就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多元。作为甘肃省传统雕漆工艺的龙头企业,天水飞天雕漆工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市场广阔,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甘肃天赐—秀根石艺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栗亭砚、根艺、奇石、工艺制品的生产、研发和销售,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已在北京、兰州设立分销点。
上一篇: “敦煌韵丝路情”甘肃文化周落幕 |
下一篇: 甘肃艺术家出访非洲 异域上演敦煌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