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甘肃
甘肃
甘肃加快文化立法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发布时间:2014-04-04 10:27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4-04-04

  3月28日,甘肃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召开会议,专题听取省文化厅关于全省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加快文化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慧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庞波主持会议,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李宝堂、白继忠及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省政府法制办、西北师大法学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省文化厅厅长孙伟副厅长杨建仁带领相关处室同志参加会议,并就全省文化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进行汇报 

  李慧指出,争取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一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十分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加快推进。这对于促进全省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省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认真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文化为民生服务的导向。文化工作紧紧围绕甘肃文化资源,突出“民”字,真正体现了“为民”理念。目前省文化厅已经将全省非遗情况作了系统的普查摸底,这本身就是一项民生工程,也为甘肃省非遗立法工作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二是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工作思路,文化产业取得新突破通过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不断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创新工作思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李慧强调,今后我们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促进甘肃省经济结构转型。一是注重文化立法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建设文化大省,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目前甘肃省文化立法偏弱,各有关方面要充分认识法律法规对文化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强与省人大的配合,在文化立法方面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使文化立法与文化大省相匹配二是大力引进文化建设领军人才,完善工作机制,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有一个好的领军人物,就能把行业带动起来。要特别注重对民间领军人才的保护培养。三是创新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改革工作开弓没有回头,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体制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中还有哪些体制、机制不适应、不完善,还有哪些措施可以推动文化加快发展。特别是对有巨大潜力的非遗项目,要将其转变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四是切实加强非遗保护工作。要高度重视非遗立法工作,争取年内出台高质量的甘肃省非遗保护条例,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庞波指出,省文化厅严格履职,积极主动接受监督,与省人大建立了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吹响了甘肃省文化发展的号角,要以此为契机,加大文化立法,提高法律条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改革发展用刚性的法律条款明确下来,保护和支撑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孙伟表示,非常感谢省人大多年来对文化工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特别是这次专门听取工作汇报,推动文化立法,使文化工作深受鼓舞。他强调,省文化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文化大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目标任务,牢固树立不创作出好戏,文化工作就无戏可唱;不抓好基层文化建设,文化工作就没有根基;不推进改革创新,文化工作就没有出路这“三种理念”,努力形成上心、负责、落实的好作风,全力抓好乡村舞台建设、历史再现工程、以歌剧《貂蝉》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立西北五省区文化发展联盟推动文化交流等重点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配合省人大做好文化立法,为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3月31日,省文化厅专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李慧同志讲话精神,并要求就如何做好文化立法大力引进文化建设领军人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非遗保护工作提出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来源:甘肃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