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甘肃
甘肃
甘肃省文化厅以“八个抓手”为举措强力推进“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5-12-01 10:14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5-12-01

  2015年以来,甘肃省文化厅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的总体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主题,以“八个抓手”为举措,强力推进“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三业”并举,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动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是以“乡村舞台”为抓手,强力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三个“重中之重”和聚焦“六个精准”,制定《甘肃省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分解下达了2015-2017年度精准扶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任务,副省长夏红民代表省政府与有精准扶贫文化场所建设任务的13个市州政府签订了《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贫困乡村文化场所建设2015-2017年责任书》,进一步靠实了任务责任。为有力推进工作,省文化厅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精准扶贫及“乡村舞台”建设专项工作,采取分片包干的形式,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任务进展及落实情况的督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困难。截至目前,已下达“乡村舞台”建设专项经费4661.5万元,累积建成“乡村舞台”10426个,占全省行政村的65.1%。同时,为29个贫困县配送了流动图书车,实现了全省58个贫困县流动图书车配送全覆盖。为20个边疆乡镇基层服务点、80个边疆数字文化服务点和5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配备了设施设备,实现了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全覆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并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等,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政策解读。举办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培训班,为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奠定了坚持的基础。深入扎实推进全省精准扶贫文化场所建设,截止10月底前已完成1974个贫困村文化场所建设任务,占年度任务的98.7%,完成1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任务,占全年任务的76.35%深入开展了第四次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向文化部推荐上报平凉市文化馆等75个文化馆为等级文化馆。经文化部审批,白银市、平凉市泾川县“文化社团”和陇南市康县“乡村舞台”成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 

  二是以“历史再现”工程为抓手,强力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发展。嘉峪关关城保护、拉卜楞寺、郎木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效果明显。“历史再现”工程完成了顶层设计,召开了第一次推进会,印发相关指导性文件和工作制度,并组织督查组深入各地督查推进。全省上下共投入资金6.92亿元,目前已建成各类博物馆130个,有效提升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水平。对全省非遗基础数据进行了摸底统计,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8项、省级333项、市级1543项、县级3657项。实施了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评审工作,确定陈多祝等168名传承人为甘肃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将建议名单向全社会进行了公示。各类非遗保护展示活动有序开展,积极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我的手艺网”等进行了协调沟通,协同举办了2015“我的手艺”第二届全国青年设计大赛,组织10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洛阳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制定出台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使非遗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 

  三是以创作推出文艺精品为抓手,强力推进戏剧大省建设。紧紧抓住剧本创作这一根本,多次召开创作选题论证会,向社会发出公告,广泛征集戏剧创作项目。今年全省共新创首演剧目27个,庆阳市举办了第七届新创剧目调演,上演了《王维舟在庆阳》《医祖岐伯》等九台新创剧目;天水市举办了伏羲文化旅游节优秀剧目调演,上演了《大秦文公》《关山月》等六台优秀剧目。同时,加大已有剧目的修改提高,话剧《天下第一桥》、歌剧《貂蝉》、秦剧《大秦文公》《大河情》、陇剧《庆阳八年王维舟》等多部剧目正在进一步打磨提升,积极向“五个一”工程奖冲刺。积极组织实施全省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活动,今年共演出30场,使百姓文化广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成为了公共文化惠民品牌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隆重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2015舞台精品惠百姓演出年”活动,以优秀文化占领基层阵地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全省各级国有文艺院团深入基层和农村演出1.5万余场,观众人数1600万人次,今年将实现对全省1.6万行政村的演出全覆盖,有力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艺术品位 

  四是以项目为抓手,强力推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2015前三季度,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依然有较快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4.45%。向文化部报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重点项目2个、丝绸之路文化产业重点项目9个,8个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已经文化部审定,3个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入选2015年度国家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全省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落户农村地区,有力地发挥了文化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文化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敦煌文化产业园、甘肃万博金城珠宝古玩城、庆阳香包集群、张掖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等园区和基地,进入全省文化产业前三十强。狠抓文化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和转型建设,重点实施了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打造长城丝路文化旅游圈,河西五市精品丝路旅游建设,举办了黄河文化旅游节、平凉崆峒养生文化旅游节,创建了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建设,形成了华池“红色南梁”、两当“播撒火种”、腊子口天险、会宁“胜利会师”等红色旅游产品品牌。249家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确定为互联网转型升级试点,占全省互联网上网服务企业总数的14%;建立了甘肃省与山东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对口协作交流机制;加大文化市场管理力度,确保了文化市场的繁荣有序发展。 

  五是以“文化走出去”为抓手,强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文化交流建设。出色完成了南亚三国“欢乐春节”、希腊丝绸之路影像展及赴新加坡、韩国等展演任务,先后得到了国家部委、驻外使馆和文化部的多次赞誉,也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我们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剧组进行了表彰奖励。在香港成功举办了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向甘肃第十届交流员研习班的国外人士推介了甘肃文化,有效提升了甘肃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和中印建交65周年,甘肃艺术团赴印度进行文艺演出,为打开甘肃与印度经贸、文化交流的新局面,推动中印友谊和互利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是以政策对接落地为抓手,强力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在抓好“一带三区十三板块”承担任务的同时,先后派相关人员多次赴文化部各司局汇报协调支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项目,连辑部长、夏红民副省长还亲自带队拜访文化部领导,对接工作。9月14日,文化部办公厅印发了《文化部支持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从9个方面对甘肃省提出了38条具体支持政策文化厅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讨论研究,并逐条对照制定了对接落实措施。在积极争取文化部作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主办单位的同时,省文化厅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博览会准备工作大会文艺演出、文化年展准备工作座谈会、丝路沿线省市区和文化领域专家学者等嘉宾邀请和岩画展等4项任务。当前,省文化厅正在全力做好向国家部委报批博览会相关工作,并强力推进博览会工作协调会、筹备大会各项准备工作。 

  七是以制定出台政策法规为抓手,强力推进文化法制建设。《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甘肃省节庆活动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实施。《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加快戏剧大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正式上报省政府,待省领导审签后印发实施。起草的《甘肃省党政机关境内展会活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已上报省委办公厅。完成了省文化厅“三张清单一张网”的清理编制工作。这些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和协调出台,一方面为依法治省、依法兴文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法制保障;另一方面,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文化工作的整体形象。 

  八是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抓手,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转变。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落实年”要求,实行重点工作挂图作业、任务分解、台账管理。分片分批对乡镇文化专干、“乡村舞台”业务骨干、“三区”文化工作者进行了集中培训。研究制定了文化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措施办法,扎实做好文化系统双联工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精心安排党课宣讲、个人自学、专题研讨、召开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立规执纪等环节的各项工作。厅党组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厅机关各党支部及省直各文化单位中心组学习。严格按照省委第五巡视组反馈意见、省委对省文化厅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反馈意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深入细致组织问题整改,自觉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3783”主体责任,组织2名厅党组成员、2名厅机关处室负责人、1名省直文化单位主要领导向厅党组述纪述廉述作风,聘请会计事务所专业人员对4个省直文化单位开展了离任审计监督,并向有关单位及时发出《监察建议书》,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发挥文化部门职能优势,在全省开展“陇原清风”廉政文化巡演活动,年内在兰州、定西、白银、临夏等4个市州、20余县区进行巡回公益演出40场,计划利用3年时间实现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巡演全覆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崇廉、倡廉的良好氛围。(来源:甘肃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