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贵州
贵州
贵州嘉奖荣获国家表彰的八旬“三普”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0-08-05 13:01 来源:贵州省文化厅 编辑:易硕
信息来源:贵州省文化厅 2010-08-05

  720,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王红光率省“三普”相关人员,专程从省城贵阳赶到铜仁地区思南县召开贵州省铜仁片区三普工作暨表彰座谈会,并为受国务院文物普查办表彰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突出贡献先进个人汪育江同志进行嘉奖。 

  座谈会上,首先组织传达和学习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文章;就全面启动第三次全国普查实地文物调查成果数据汇总及相关技术要求作了安排。铜仁地区“三普”办汇报了实地文物调查取得的各项成绩和经验,思南县“三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介绍了“三普”志愿者汪育江同志的突出事迹。 

  82岁高龄的汪育江同志是贵州省思南县文物战线的老同志。1984年,思南县文物管理所成立,汪育江同志担任首任所长。在此后的岁月里,汪育江同志几乎走遍了思南县乌江沿岸各村寨,调查了全县700多处文物古迹,拍摄了1000多幅照片,拓片100多帧,搜集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在上世纪90年代曾两次徒步考察乌江。经过多年的搜集,掌握了一批丰富的乌江历史文化资料,被称为思南山水风情的“活地图”和“活字典”。 

  汪育江同志除身体力行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外,而且在文物研究和乌江流域历史文化研究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30年来,在各种报刊媒体上发表相关文章150余篇,先后著书出版了《乌江流域考察记》、《神秘的乌江》、《故都岑头盖》、《思南与乌江文化》等乌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专著。为当地文物部门争得了荣誉,提升了社会地位,其著书通俗易懂,是难得的乡土教材,也是外地客人了解思南历史的导游读物。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不久,汪老先生便多次主动请缨,要求参加“三普”调查,为汪老情真意切的孜孜求索所动,思南县“三普”领导小组同意了他的请求,汪老成为了一名年龄最大的贵州文物“三普”志愿者。和年轻的文物普查工作者一道,攀崖过涧、钻林趟棘,顶烈日、冒严寒,克服重重困难,走遍了全县27个乡镇170多个村寨。在汪育江老同志的积极参与下,思南县的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汪育江同志受国务院文物普查办公室表彰后,省文化厅党组就确定要亲自将党和国家对文物“三普”工作者的荣誉送到汪老手中,以此来感谢和激励全省一线的文物工作者,特别是参与此项文物普查工作的一大批老同志,对他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所起的传帮带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在表彰会上,王红光局长以论语:“习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高度赞赏和评价了汪老先生的壮举,号召全省文物工作者,学习汪老先生把文物工作作为毕生追求的精神境界,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学习汪老先生坚持学习、不断笔耕的精神和热爱家乡、奉献乡梓的赤子情怀;学习他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和言传身教的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