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河北
河北
沧州木板大鼓巡演河北沧县
发布时间:2011-01-28 10:23 来源:中国文化网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网 2011-01-28
老艺人在村里进行“古韵书场”巡演
 

  今年冬天,河北省沧县纸房头乡高家屯村的刘凤鸣格外忙。这位沧州木板大鼓的传承人,正忙着在沧县各村间巡演,同时向小学生们传授木板大鼓传统技艺。

  沧州木板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其鼓书脱胎于民间传说,目前留下了100多个曲艺小段和《大小五义》、《呼杨合兵》等10多部长篇。沧州木板大鼓的吐字行腔采用沧州地方语音,唱法质朴粗犷,尤其是大悲调,抑扬顿挫、凄婉高亢,“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

2006年,沧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5月30日,在首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刘凤鸣和王银杰以一曲《贾宝玉夜探潇湘馆》,征服了评委和观众,斩获最高奖罗浮金奖。

  然而,这朵扎根于民间的曲艺奇葩却一度濒临凋谢。在发源地河北沧县,能够说唱沧州木板大鼓的艺人不过六七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也已经56岁,65岁的刘凤鸣甚至还是“壮劳力”。为了拯救沧州木板大鼓,当地文化部门专门成立了小组,举办过几次培训班,并组织艺人对部分唱段进行了录音录像整理。同时,沧县还组织了“古韵书场”巡回演出,展示木板大鼓独特魅力。

  如今,刘凤鸣和刘银河等一批老艺人就随着“古韵书场”到各村巡回演出。他们白天向有兴趣的小学生教习木板大鼓的传统技艺,晚上就操起木板和鼓楗,给村民们来上一段。“希望我们的演出能唤起大家对木板大鼓的兴趣。等我们这拨人没了,这木板还能再唱下去!”刘凤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