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河北
河北
河北省文化厅坚持“五个结合”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3-10-24 09:19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3-10-24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厅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全省文化工作的总体规划,深刻挖掘文化系统的艺术优势、阵地优势、人才优势,以“五个结合”狠抓廉政建设与文化工作的融合渗透,推动全省廉政文化建设空间持续拓展,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艺术生产相结合,打造廉政文艺精品,增强廉政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

    把廉政文化元素注入到文艺剧(节)目创作之中,利用河北省丰富的革命素材、历史素材、现代素材,积极打造廉政文化品牌剧目。围绕革命先驱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崇高精神,创作了大型话剧《寻找李大钊》,鲜明昭示了李大钊精神的时代追寻和当下意义,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以邯郸“黄粱美梦”历史典故为素材,创排推出大型廉政教育魔幻剧《黄粱梦》,在揭示腐败的同时告诫人们做人要正直、为官要清正。该剧2012年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今年又与保利集团签订了演出合同,进入保利院线在全国进行商业演出。推出了河北梆子现代戏《日头日头照山乡》,讲述了农村基层干部解决拆迁难题、调解干群矛盾的感人故事,弘扬了基层干部为老百姓办真事、实事的奉献精神,鞭挞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不择手段、谋取私利的流弊演出引起观众强烈反响,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二、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大力弘扬廉政勤政的价值理念。

    以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窗口”和“平台”,在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传递、传播廉政价值理念。河北省图书馆设立了“冀图讲坛”,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旨举办廉政文化讲座,使广大群众接受传统美德的教育和熏陶。河北省博物馆每年推出“廉政漫画展”,集中展示来自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原创漫画,歌颂廉政、鞭笞贪腐、表达心声;还推出“爱国情、中国梦”特别宣讲活动,采用演讲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加强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打造了“中华传统文化走基层”活动品牌,定期深入社区、乡村、学校举办讲座和展览,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思想。河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设立“廉政文化”网络专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反腐案例、历史故事、漫画、讲座、戏剧、电影等,使廉洁价值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三、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相结合,创建廉政教育基地,提升廉政文化感染力和传播力。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胜中蕴涵的廉政文化资源,将其发展为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指导保定市文化部门围绕直隶总督府,开展“直隶总督署廉政文化资源内涵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直隶总督署廉政文化专题展》,从“廉政建筑”、“廉政措施”、“官箴警语”、“廉政故事”等四个方面图文并茂地加以展示,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和广大群众培养廉洁意识、弘扬清风正气的重要阵地。帮助扶持承德热河文庙深入挖掘儒家“官德”文化精华,提炼儒家“为公、忠正、民本、克己”的为政原则,开设“先贤先儒廉政文化专题展”,通过以景说德、以人述德,寓教于乐、寓教于游,使游览者观景思德,得到思想上的熏陶 

  四、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廉政文化载体。

    广泛动员、积极组织非遗工作者深入挖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廉政思想精华,收集整理和组织创作大量优秀的非遗作品。201212月举办了“河北省廉政文化传统艺术作品展”,收集展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0个,展出作品300多件。其中,90米长卷剪纸《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石影雕《人民的好总理》、泥塑《慰问》、羽毛画《廉洁》、布糊画《清廉》等一大批优秀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7天的展览期间,逾30000人观看了展览,观众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强化了廉洁价值的理念。 

  五、坚持廉政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浓厚氛围。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主导,将廉政文化所蕴含的诚信、勤俭、守法、廉洁的理念,渗透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组织群众文艺工作者创作了一批来自基层、充满正气、格调健康的廉政文艺作品,通过戏曲、歌曲、小品、舞蹈、美术、书法等文艺表现形式,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得到熏陶。每年编印《廉政文艺作品选》,免费向群众发放,并组织人员指导业余文艺团体和基层文艺爱好者进行排练,深入到城镇社区、农村、厂矿企业、学校等进行演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廉政文化浓厚氛围。(来源:河北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