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省博物馆彰显文化之力
发布时间:2011-03-07 13: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媛媛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1-03-07
  天天免费开放,月月推陈出新,年年科学发展。本着这一发展理念,黑龙江省博物馆把免费开放作为为群众服务的有效途径,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取得了喜人的业绩。2010年观众人数达到134.2万人,其中青少年观众达到70万人次,充分体现了免费开放的效果和重要作用。馆长庞学臣说,博物馆免费开放是保障和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实践,因此黑龙江省博物馆改革体制机制、整合人力资源,改善设施条件、优化接待环境,改进工作思路、强化接待能力,充分实现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使博物馆成为群众理想的精神家园。

  重服务:构建文明环境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面貌、保障参观安全、优化参观环境、对展览环境和参观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和维护。省博物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免费开放,采取了一系列提档升级服务措施:在自然展厅新建少儿活动中心,展厅增加地投影、壁投影与恐龙赛跑等互动项目;发票处安装最新电子扫描登记设备,设立新型安检门,更新观众寄存包裹设备,增设免费饮水处,加快观众安检入门速度;增设多语音讲解服务导览器设备,展厅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并佩戴胸卡上岗;实行全天候免费开放接待制度,新实行冬夏时不同闭馆时间;为免费开放招聘讲解员、广召志愿者,对临时讲解员、志愿者进行上岗前培训,使讲解服务水准上新台阶,并建立评选优秀志愿者制度;展厅设立电子显示屏,循环宣传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展览及其他业务动态;为观众着想增设文博书店和游客中心,新建冷热饮店,极大地方便了观众。

  同时省博物馆逐步形成了一套对于免费开放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都要对各部门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每月还要对各重点部位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从财力和物力上保证对保卫工作的投入,及时增设监控、技防设施设备,监控全覆盖不留死角。增加保安人员达到38人,加强保安管理,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巡逻,确保馆内安全、秩序。通过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省博物馆文物安全保卫工作逐渐走入制度化、正规化管理轨道。重视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反馈的信息和建议,及时研究和调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了免费开放文物、观众和院区的安全。

  抓亮点:展现优秀成果

  省博物馆展览常看常新,树立“咱们的博物馆”办馆理念,“每月一星特展”“寒暑假特展”“传统节日民俗特展”三大品牌系列展览办出了本馆特色,并在保证基本陈列不断改进的基础上,2009年举办临时展14个,2010年举办临时展28个。值得一提的是“每月一星”展开创一件文物做一个展览的创举,在目前场地面积所限的情况下,“每月一星”展做成了一个综合小精品展,展出的都是镇馆之宝,展陈设计不断创新,成为省博的拳头产品;“寒暑假特展”是在寒暑假期间针对青少年、学生推出的展览,内容生动活泼,通过介绍文物、标本发现发掘过程、文物历史背景、与文物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等多方面信息,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增强展览文化的表现力,让静止的展品活起来、动起来,让高深的专业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引导观众在参观中增加历史文物知识和科学知识,提高了观赏兴趣;“传统节日民俗特展”是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展览和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文化理念和风俗而定期举办,展示方式和活动内容十分新颖,群众参与性强,喜闻乐见,是博物馆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的重要方面。展览注重创意设计,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增强展览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观众的感受为依据,使陈展方式和服务手段更趋人性化,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趣味。

  黑龙江省博物馆扩大免费开放范围,创新合作方式与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合作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群力分馆暨松花江文明展馆,其中的“松花江的记忆——金源文化展”已免费开放,展览制作精美独特、内容丰富、展品充实、观众参观踊跃。省博物馆同时加强对外联络,建立展览超市,将独具黑龙江特色的展览办到省外,把特色展览打出去。2010年省博物馆先后组织赴云南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展出“潘天寿书画展”;赴宁波、苏州商业展出古生物化石展;赴江西省博物馆展出“邓散木书刻艺术”展,并今年计划应澳门文康总署的邀请“邓散木书刻艺术”展将赴澳门展出。省博物馆的“黑龙江省古生物化石”展赴沈阳、北京、深圳文博会展出。这些外展均取得热烈的反响和良好的效果。省博物馆又和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博物馆与吉林省博物院结成兄弟友好单位,共同发展。

  练内功:扩展开放空间

  黑龙江省博物馆树立以人为本的免费开放服务理念。制定周到细致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管理规定,建立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体系。同时为省博物馆锻炼和培养一批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展示利用文物高技术的多层次、多元化人才,一批兼通文物研究和博物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利提升了博物馆的形象和品位,推进了省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同时延伸了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依托博物馆的行业特点,组建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队伍,搭建博物馆与民众之间的桥梁,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建博物馆文化的良好氛围。

  黑龙江省博物馆作为省内文博界的龙头单位,拥有全省一半以上的文物藏品;拥有较先进的文物防护、保管、修复设备;拥有大量文物保护、文物研究、展览陈列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为使黑龙江文博事业加快发展步伐,省博物馆将建立省级文物展示保护研究平台,加大全省文物资源整合利用的力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藏品活起来,通过省级平台发挥全省文物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教育作用。加强馆与馆之间整合交流,进一步挖掘文物资源为全省展览所用,同时积极引进省外、国外的藏品资源和重要展览,有计划地组织推出重点展览,形成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