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加强文化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2-02-02 08: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2-02

  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张建友报道:室外,和着铿锵的锣鼓点,大秧歌扭得正起劲;室内,吹拉弹唱、说笑逗咏,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正在进行。这是春节期间记者在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红星农场看到的景象。

  近年来,北安管理局突出地域特点,以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深入挖掘历史资源、民族资源、生态资源,融合军垦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大力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打造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群众文化、旅游文化、廉政文化等文化品牌,实现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同步提高,大大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素质和幸福指数。

  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素质

  为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近年来,北安管理局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2011年5月,管局博物馆建成并通过验收。二龙山农场投资100万元、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的场史馆也已经建成开馆。博物馆和场史馆成为北安管理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北大荒开发史教育、北大荒精神教育的平台和基地。同时,北安管理局进一步加大面向人民群众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活动场所的建设及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小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提高利用率。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全局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活动设备的总投资近2亿元,场所利用率达到80%,职工群众受益率达到90%以上。

  依托良好的硬件设施,北安管理局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通过“三讲、三看、三唱”系列活动,全局2011年就举办各种形式的专场文艺演出258场,参加演出人员7760人次,观众达28万人次;送文化下乡100余场次,观看人数达15万。组织各项主题报告会、演讲会、庆祝会、书法比赛、征文等活动126场次。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正悄悄地改变着职工群众的面貌。各类文体协会的蓬勃发展取代了盛极一时的麻将风、赌博风,如今在全局上下干事创业的多了,酗酒赌博的少了;思富奔富的多了,滋事生非的少了。刑事案件、重大事件上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率明显下降。

  旅游文化展示形象

  北安管理局北大荒文化底蕴丰厚、现代农业特色突出、大自然景观壮美,这里培育了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还诞生了家喻户晓的《老兵新传》的故事。近年来,北安管理局深入挖掘自身丰富的现代化农业、历史、民族及自然、人文景观等旅游文化资源,打造魅力十足的特色旅游文化,重点打造三环旅游圈,即南三场及局直旅游圈、黑河沿线旅游圈、五大连池沿线旅游圈。

  游客通过到《闯关东》剧组在锦河农场设立的拍摄基地来寻觅和体会当年山东人在北大荒敢闯敢干、艰苦创业、诚信待人、真挚爱国的精神,亲身感受北安管理局从无到有、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和新世纪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依托民族优势,打造红色边疆满达文化;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五大连池生态观光游;通过宣传《老兵新传》、《年轮》等影视剧以及介绍从北安管理局走出去的著名知青、政要、商界名人等,可以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到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所孕育出的北大荒文化和培养造就的各类人才,从而提升人们对北大荒精神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廉政文化树立风范

  走进北安管理局的任何一个农场,你都可以发现公仆、公权、公心、公民、公德、公信的“六公”廉政理念宣传牌或宣传标语。近几年来,北安管理局十分注重将舆论宣传与有形化建设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实施清风净土工程,营造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

  各农场、管理区都设有廉政文化活动中心、廉政书架,全局共建设廉政教育基地20个,2011年组织开展廉政文化优秀作品展23次,展出作品1296件,演出廉政文艺节目21台次。全局各农场还在中心位置、主要路段、关键场所制作廉政文化宣传画446个、廉政提示牌409个、廉政警句标语675条,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和提示作用。建成廉政文化一条街3个、廉政文化长廊4个、廉政景观10个、清风廉雨亭3个。北安管理局将廉政文化与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考核细则建设相结合,打造了15个廉政文化示范单位,创作的情景剧《终极忏悔》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绿色文化、旅游文化、群众文化、廉政文化4张特色文化牌已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磁场,在文化熏陶工程的渲染下,一幅和谐、强盛、文明的发展画卷正在北安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