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文化产业实现大提速
发布时间:2012-05-17 08: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全悦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05-17
    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张建友报道: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委宣传部获悉,2011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率达36%,增速是全省GDP同期增速的3倍。黑龙江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围绕传统文化产业振兴、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和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呈现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融合互动,国有文化与民营文化多元发展的良好态势。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要加强文化要素市场建设。近年来黑龙江成立了龙江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省文盛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积极筹建省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开展多种方式银企合作,文化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状况逐步扭转;加强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建设,文化会展规模影响不断扩大;积极推进文化走出去,黑龙江省出版集团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版权输出日、韩、朝、印、英等多个国家,黑龙江省冰尚杂技舞蹈演艺制作有限公司连年赴欧洲等地演出,被评为“国家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国家重点文化出口项目”。 
    黑龙江文化产业整体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较为明显,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1年末,黑龙江文化产业机构达到6.59万个,从业人员36万人,实现增加值285亿元。黑龙江总体上已迈进文化消费需求旺盛阶段,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83元,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569元,分别占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9.37%和12.77%。出版发行、印刷、广播影视、动漫等重点产业门类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显现。 
    动漫产业方兴未艾,平房动漫产业基地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新媒体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动漫出版产业基地和中国国际青少年培训基地,成为文化部重点支持的八大动漫基地之一,现已入驻企业258家,注册资金10亿元,年生产动画能力3万分钟,年销售收入50多亿元。《雪娃》荣膺首届全国十佳卡通形象,《帽儿山的鬼子兵》、《探索地球村》等多部精品力作在央视播出,《探索地球村》、《万国争霸》成功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庆市动漫产业以纳奇网络、盛源文化、红光科技等企业为代表,生产出了一批优秀动漫作品,截至2011年底,大庆市创作动漫5000分钟,拥有动漫游戏企业10家,注册资金近6000万元,从业人员近千人。牡丹江传媒集团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模式,将动漫制作环节服务外包,着力向创意研发、市场营销等高端领域拓展,动漫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黑龙江新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网络报纸、手机报、网上书店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高新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02万户,网络文化服务单位已达197家,实现收入超过6亿元;东北网络台日点击量迫近2000万次,在全国54家省市级重点新闻网站排名稳居前5位,其推出的移动彩信手机报和移动邮件手机报用户突破40万户,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龙版图书数字化出版工程建设;省电视台龙视传媒移动终端达到2600部,网络电视台快速成长;省报业集团的生活报手机报、生活知道网初具规模。 
    黑龙江省大力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产业集聚步伐加快,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目前,全省已建或在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个,带动了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品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了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数字内容、动漫游戏、网络信息、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兴起,引进建设了中国国际音乐之城、中国云谷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截至2011年底,累计投资140多亿元,已建或在建超亿元文化产业项目45个、超千万元项目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