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为了满足齐齐哈尔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文广新局以文化民生建设为主线,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常态化惠民演出,收到良好效果。
一、创新运作方式,夯实惠民演出的群众基础
票价高于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是导致艺术市场狭小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观看门槛,齐齐哈尔市财政拨付资金150万元,专门补贴常态化惠民演出,计划全年补贴场210场。通过这种“政府扶持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模式,门票平均降幅一半以上,市民只需要30元左右即可观看到精彩的艺术节目。这种运作模式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肯定。为了放大惠民演出的社会效益,引领高雅艺术走入百姓生活,齐齐哈尔市各专业院团在剧场演出的同时,积极深入到学校、SOS儿童村、居民小区等场所,免费把艺术送进校园,送到百姓的家门口。截止到十月底,全市今年已开展常态化惠民演出共166场,吸引观众7万余人(次),筑牢了常态化惠民演出的群众基础。
二、打造艺术精品,提升惠民演出的艺术水平
精品剧目是吸引观众的法宝,是常态化惠民演出的重要支撑。为此,各专业院团集中力量在打造艺术精品上下功夫。国家级获奖话剧《风刮卜奎》经过重新编排与家乡观众见面,从8月份开始进行每周一场的常态化演出;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经过反复打磨,现已演出11场;今年重点打造的大型杂技《鹤舞云天》每周两场,现已演出30余场;《屌丝的囧生活》《非缘勿扰》《我的灵魂告了我》《爱你不嫁你》《如果·爱》《当如花遇见少年包青蛙》等经典剧目坚持每周在小剧场演出2-3场,观众反响良好;校园剧《美丽的校园》已于十月份进入校园演出,目前已演出7场,观众达2800人(次);以城市拆迁为背景讲述回迁户生活巨变的小品《幸福大家庭》、歌曲《桃花依旧笑春风》和以歌颂鹤城“三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小品《家里来了洋女婿》等剧目反映了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在深入社区巡演中受到市民好评。
三、促进良性循环,积蓄惠民演出的发展后劲
精品剧目增强了演出的吸引力,大力宣传扩大了演出的影响力,低廉票价迎合了观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今年,有很多外市县民众特意来到市里观看演出,前来鹤城的游客也被大批地吸引到剧场。日益扩大的观众队伍,持续高涨的观看热情鼓舞了专业院团的演出积极性,锻炼了艺术团队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一批批精彩的剧目陆续推出,而精彩的剧目又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观看。以精品演出吸引观众,以观众需求激励演出的良性循环模式正在慢慢建立起来,这种模式的成功建立,为齐齐哈尔市常态化惠民演出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发展后劲。(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