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全国联播 >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召开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工作培训会议暨银企对接会
发布时间:2017-07-12 10:22 来源:报送系统 编辑:李庆禹
信息来源:报送系统 2017-07-12

  7月5日,黑龙江省文化厅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在哈尔滨召开2017年全省文化产业工作培训会议暨银企对接会。省文化厅巡视员綦军和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副行长张会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作专题培训和政策解读。全省各市(地)和农垦、森工17个文广新局、100家文化企业和24家金融机构共200余人参会,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召开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专题工作会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共识、总结交流经验、明确任务目标、拓展工作视野的目的,必将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工作不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推广成熟做法经验,促进形成可借鉴复制的工作模式。会上,省文投集团等4家文化企业和省中行等3家金融机构代表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企业运营模式及成效、项目建设及融资需求、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体现了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文化金融深入合作必然趋势的准确把握,为广大文化企业带来了启迪和借鉴。3家银行和6家文化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一次性授信54亿元,为推动银企紧密对接、破解融资难题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二、研判宏观形势和政策机遇,提振文化企业发展信心。会议指出,当前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政策优势明显、宏观形势有利。一是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省里相继出台配套措施和实施方案,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二是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新的重要变化,消费结构呈现向文化领域转型的明显趋势,文化消费需求正在加速释放,为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拓展了发展空间。三是推进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改革,实现更高层次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平衡,为文化产业调整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借势“互联网+”,推进文化产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方式、表现手段和营销模式等方面颠覆理念、重塑流程,为文化产业创新变革提供了平台支撑。

  三、明确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推进文化产业工作登台阶上水平。会议强调,全省文化产业战线要紧紧围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文化部工作部署,贯穿“文化企业提档升级、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工作主线,调整工作重心、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开创文化产业工作的新境界和新成效。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高水平谋划生成项目、大力度推动项目实施和动态化推进项目管理,重点抓好总投资792.9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和加快建设。二是积极引导扩大文化消费。着力推进哈尔滨和牡丹江国家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尽快形成体现一般规律性和普遍适用性的可复制推广的消费模式。三是有效推进文创产品开发。坚持试点先行,尽快在省博物馆等5家国家级试点实现政策突破落地和文创产品开发实效。推动扩大合作,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全产业链条开发运营。加强推广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全面深化文化金融合作。健全完善文化部门与金融机构会商工作机制,通过业务培训、项目对接等方式促进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适应文化企业多样化需求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模式,破解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五是切实用好各类专项资金。重点提高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争取成功率,推进文化领域推广运用PPP模式,尽快实现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新的突破,改进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方式。

  四、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推动文化产业工作提升效能和地位。会议要求,顺应形势变化需要,文化产业管理干部要练好内功、打好基础、抓好落实。一是要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强对新领域工作和新政策规定的学习掌握、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的研究把握、加强对经济管理部门工作经验的借鉴吸收,自觉主动地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落地推动工作高效开展。二是要夯实工作基础。建立文化系统数据调查机制,力求数据报送及时、完整、准确,经得起推敲、用得上决策。逐级建立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借助外脑加强工作力量。加快培养打造一支讲政治、有文化、懂经济的文化产业干部队伍。三是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主动地与发改、财政、商务、国土、金融、税务等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推动文化产业纳入其工作视野和支持范围,促进形成工作合力。(来源:黑龙江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