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26日,2025河南省公共文化新空间建设观摩交流活动在南阳举行。观摩团先后走进王村乡“诸葛书屋”、南阳烙画传习所、梅溪沙生活书店、艾益健康养中心4个南阳市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沉浸式感受南阳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领域的实践成果。此次活动以南阳为样本,旨在为河南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路径提供借鉴,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更精准地直达基层、服务群众。
在各特色空间内,不同维度的文化魅力与服务活力扑面而来。走进非遗主题文化空间南阳烙画传习所,工艺大师现场演示烙画技艺,还手把手指导观摩团成员亲手操作,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阳烙画的独特韵味;步入跨界康养空间艾益健康养中心,观摩团成员纷纷参与艾灸体验,在艾草香气中亲身感受传统康养技艺带来的舒适与放松,直观体会“文化+康养”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
社旗县酒乡小镇的嵌入式商圈文化新空间同样令人眼前一亮。这里的“诸葛书屋”、酒署文化展馆与商圈业态有机融合,让市民、游客在购物休闲之余,随时能走进文化空间感受书香与历史;而花船巡游、“古韵新声向未来”南阳市优秀节目展演等行进式演艺活动,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演艺形式巧妙结合,既展现出南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彰显出古今交融的蓬勃生机,给观摩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丰富多元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是近年来南阳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据了解,南阳创新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发展模式,着力推动公共文化空间从单一服务供给向多元价值赋能转型,经过多年深耕,已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建设成果。
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429个,构建起以“诸葛书屋”城市书房为主体,涵盖多种类型、覆盖城乡全域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体系,有力推进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南阳数字文化馆等7个空间入选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优秀案例,10个空间入选2024年全省新空间典型案例。
在公共文化新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南阳始终注重“盘活资源、因地制宜”,从顶层设计层面为空间建设指明方向。诸葛亮文化是南阳极具辨识度的文化名片,基于这一优势,南阳重点打造“诸葛书屋”品牌。为保障书屋建设与运营,南阳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230.75万元,为嵌入式文化空间布局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全市持续运营的“诸葛书屋”已达92座。
在市级统筹强力带动下,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内乡县投入50多万元在公园、广场创新设立9个百姓文化空间暨公益电影固定放映点;邓州市投入600余万元在城区内建设“诸葛书屋”“穰邓书房”、24小时自助街区图书馆等项目。
建设是基础,运营是关键。为了让公共文化新空间“建得好”“用得活”“能服务”“可持续”,南阳市积极稳妥推进建管分离,突破“政府大包大揽”传统定式,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推行“公办民营”模式,在保障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丰富空间业态;另一方面实施 “民营公助”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拓展公益性服务,将其作为公共文化新空间的重要延展与有益补充。
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任永亮介绍,下一步,南阳将优化空间布局、推进“空间+”战略、数字赋能新空间、细化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等,让新空间不断焕新,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南阳力量。(陈关超 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