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新化山歌、演梅山傩戏、用板凳舞龙、剪纸、打太极……10月29日下午,100多位农民在湖南娄底市娄星广场参加娄底市首届新农村文艺调演。把农民请进城里的广场演出,娄底正在走一条以城带乡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路子。
梅山武术、新化山歌、傩戏、抬故事等,在娄底农村流传较广。为了让农民有参演的舞台,近年来,娄底市先后建成了双峰蔡和森广场与女杰广场、涟源光明山广场、新化天华广场与狮子山广场、娄星区娄星广场与石马山广场,各市区每年至少演出18场。2009年,娄底市还出台了规范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规定,将全市86个乡镇文化站建设纳入农村文化建设项目,已建好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站39个,建成村级图书室847家。今年以来,已为农村免费送戏347场。同时,通过解决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问题,巩固了农村文化队伍。
目前,娄底农村形成了比较浓厚的文化氛围,发展农村文化成了许多农民的自觉行动。冷水江市渣渡镇利民村农民刘晓伶在自家办起了农民图书馆,免费向村民开放。新化县娘家管区娘家村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每个月举办唱歌、跳舞等比赛,每半年举行文艺调演。双峰县锁石镇坪上村农民彭启章在自家办起了集农家书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农民法律援助于一体的农家文化中心。全市涌现出双峰走马街书画艺术、洪山殿仗头木偶戏、涟源桥头河的花鼓戏、古塘牛山诗词、新化洋溪农民艺术节、奉家紫鹊界山歌等一批农村文化品牌。
上一篇: 湖南省首届农民文艺会演在衡山县白云村启幕 |
下一篇: 湖南攸县打造“乡村大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