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长沙市将投入120万元,新建10个以上乡镇示范综合文化站,长沙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将达到78个。长沙市坚持“四个一起抓”建设文化站,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层文化阵地作用,建成了一个个符合村民文化需求的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
硬件软件一起抓。自2011年长沙市启动首批群众文化设备送基层活动后,今年又向基层配送了一批总价值1296万元的文化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音响、乐器等10多个种类。在大力配送群众文化设备,搭好硬件服务平台的同时,全市招募了12个“雷锋号”文化志愿服务分队,将分赴长沙城乡,为基层群众文艺团队提供舞蹈、文学、摄影、戏曲等各艺术门类的辅导和培训,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载体主体一起抓。按照“既要建屋更要见人”的原则,长沙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当地文化团体的主体作用,在文化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长沙市目前共有乡镇、社区文化团队千余支,每年长沙市根据基础设施、队伍建设、艺术生产及社会影响四个方面对全市的文艺团队进行综合考评,评定星级,评选“百佳”团队。“幸福长沙·欢乐星城”、“歌涌湘江·舞动星城”、长沙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也成为了千团竞演的舞台。
站内站外一起抓。长沙市乡镇综合文化站与集镇文化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成体系的、立体式的文化体验与参与中心。到2015年,长沙乡镇(街道)将全部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村(社区)全部建有“一室(中心)一屋”(文化活动室或中心、农家书屋)。纳入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范围的15个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全部建有“一站一院一场”(综合文化站、数字影院、文化广场),在主城区和城关镇、小城市和中心镇、边远乡,分别打造15分钟、30分钟和一个小时文化圈,让群众读有书屋,唱有设备,演有场地,看有影厅,跳有广场,讲有故事,办有经费。
品质品牌一起抓。长沙各乡镇综合文化站依托乡镇本土文化资源,实现“一乡镇一品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在双江镇综合文化站,滚灯车、锣鼓亭子等非遗项目引入文化站,开慧乡综合文化站打出了湘绣牌,文化站免费聘请师傅教授绣花,长沙县江背镇文化站建立了全省首家乡镇演艺中心,高桥街道“新市民服务平台”项目还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奖。(来源:长沙市文化局)
上一篇: 长沙县率先建成“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
下一篇: 八省区基层文化骨干在湘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