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图为张家港市永联小镇的永联村戏楼。
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马思伟 摄。
9月25日下午,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小镇的永联村戏楼异常热闹,戏台上正在上演锡剧,下面坐满了人。“网格文化员”汤建波告诉记者,每到下午,这里的戏楼就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里的老人带着小孩儿看戏、玩乐,也有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在其中。
“网格文化员”是张家港人自己发明的称呼。在原有的市、镇(区)、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体系基础上,张家港市把村(社区)再分割成更细化的网格,以网格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单元,覆盖到全市所有人口。
据张家港市市长姚林荣介绍,从去年11月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以来,目前张家港市已经在全市的村(社区)划分出了955个“文化网格”。同时,张家港市还从基层选拔文化志愿者担任网络文化员,每个“文化网格”配1至2名网格文化员,他们可以说是网格文化的灵魂人物,将整个文化网络串联起来。经过张家港市文广新局的培训,目前已经有1075名网格文化员活跃在各个网格里。
张菊兰是锦丰镇乐杨村的一名网格文化员,她爱好文艺,几年前她自己也组织过一个文艺团队,但这个团队一直不成气候,大家凑在一起也只是锻炼身体。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推行后,张菊兰成了一名网格文化员,她的团队也成了“正规军”,升级为“锦丰乐杨网格兴艺健身队”。“原来我们排练节目就是自娱自乐,现在我们得到居民认可,也得到政府的培训,我们的信心更足了,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我们还走出去,参加市里镇里的演出呢。”张菊兰高兴地说。
通过“划分网格,选报网格文化员”的制度设置,张家港推进的“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明显成效。由于网格文化员就来自群众当中,对身边的文艺才干和群众文化需求十分清楚,通过发挥桥梁和示范引导作用,发掘出更多基层文艺人才,让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上一篇: 镇江举办文物艺术品博览会 |
下一篇: 中国画画世界2012法国巴黎特展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