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中国文化报驻江西记者柯中华报道:今年上半年,江西国有文艺院团迎来了一场体制改革百日攻坚战,各国有文艺院团圆满顺利地完成了改革的阶段性任务。江西省直属的5家国有文艺院团更是创造了江西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新样本。两个月来,这些转制院团的发展状况如何?
老戏迷的心愿了了
8月9日12点30分,正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中接听热线的江西省文化厅工作人员,接到一位80多岁的唐老先生打来的电话。唐老先生反映,今年夏天,他感觉与往年大不一样,以前因天热躲在家里不出门的儿孙们,最近三天两头出门,不是听音乐会,就是看话剧、木偶戏。唐老先生说:“我今年81岁了,10多岁就喜欢听京戏,都60多年了。你们老是演话剧、开音乐会,什么时候也演演京戏,让我这个老头也过过戏瘾?”省文化厅工作人员当即回复,从8月11日开始,每个周六下午2点30分,江西省京剧团有限公司都将在南昌剧场上演京剧,票价最低20元。唐老先生连声感谢,表示一定会让家人陪同去看戏。
有“火炉”之称的南昌,市民们除了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今年又多了一种热的感觉,这就是“文艺演出热”。往年的6月至9月,因为天气炎热,剧团一般处于“半休期”,演出市场也很冷淡。而今年的暑期,南昌演出市场却不同往常: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口气排出7部小剧场话剧,目前共演出50场,时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推出面向市场的“周末音乐会”,每周上演两场交响乐;省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15年首次售票进行商业演出,并每周推出优秀京剧剧目……
青年演员的选择对了
江西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年轻的演奏员胡鹏坤,在改革来临时面临去与留的选择。他坦言:“留,不知道将来的企业发展如何;走,又难以割舍对演奏的热爱。”当时的他选择了留下。转制后,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在创作、演出、经营等方面找到突破点,不仅首开周末音乐会,还从甘肃、河南、湖北等省拿到了演出合同。“剧团发展靠市场,个人收入靠市场,剧团有市场前途,我们演员才有‘钱途’哦!”公司这一系列市场运作,让胡鹏坤由担心变为了安心。为了让“周末音乐会”有更多优秀节目,他把自己十几年来积累下来的3000多份总谱全部捐献出来,用个人的行动表达了对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
转制后的院团,如何留住人才、稳定队伍?面向市场是最好的选择。以省木偶剧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自转企改制以来,公司积极投入演艺市场,展开一系列的商业演出活动,如与江西海威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推出大型卡通人偶剧《灰姑娘》、木偶戏《不讲卫生的猪八戒》等。此外,公司还复排了原剧团的保留剧目《拇指姑娘》。目前该公司演出收入60多万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演出收入。
院团经理开始算账了
记者在各省直院团采访期间,各公司经理普遍对“从院团长到企业经理的角色转变”感受深刻。省木偶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万华南说:“我的理解是,以前作为院团长,上级下达任务,我们去执行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公司经理,公司资产要有一本账,运作资本要有一本账,控制成本要有一本账,如何盘活公司人、财、物等资源以及员工管理、薪酬分配、目标用户、品牌经营等,都需要算好账,做到心中有数、有规划。”谈到公司的发展,万华南认为,改革已经让公司获得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公司一定会尽快建立完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最终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除此之外,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用以凝聚职工,彰显企业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也是公司的重要目标。
作为江西国有院团改革先行试点,省木偶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管理思路:“艺术围绕市场转,管理围绕经营转,经营围绕效益转,演员围绕观众转,二线围绕一线转”。目前,公司正在努力建立自己的演出基地,还排演了经典剧目《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适应儿童的观赏需求。公司中期的发展目标是完成江西的儿童城项目,为公司发展搭建一个腾飞的平台。
梅花奖演员回来了
“在这次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中,省赣剧院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从转变职工思想观念入手,加大内部机制的改革,建立管理科学、分配合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为活态传承和发展江西珍贵文化遗产——赣剧,做出我们这代人的新贡献。”江西省赣剧院院长龙学雷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赣剧的传承保护单位,江西省赣剧院是此次改革中唯一保留事业性质的国有文艺院团。近日,省赣剧院刚刚从香港第三届中国戏曲节演出归来。
谈到此次赴香港的演出,龙学雷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江西第一朵“梅花”涂玲慧报答桑梓、情系赣剧的真情得以显露:2011年春节期间,剧院领导登门拜访了回南昌省亲的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涂玲慧,当她得知国家和省里对赣剧的传承和保护所做的工作和努力,深感欣慰。涂玲慧特别表示,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团。恰逢剧院接到香港第三届中国戏曲节的演出邀请,涂玲慧满口答应担纲《窦娥冤》、《游园惊梦》两出剧目的主演,并表示不要报酬,只住单位宿舍,吃在剧院老同事家。在赴港演出排练中,涂玲慧不顾年过五旬,完成吊毛、转体僵尸、跪步甩发等高难度动作一丝不苟,腰部受伤仍坚持演出。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赣剧事业的敬业精神,给了剧院年轻演员们极大鼓舞。
团结干事业的风气为剧院吸引了四面八方热爱赣剧的人。年逾古稀在北京安度晚年的一级导演刘安琪回来了;北京京剧院徐春兰导演数次来剧院为剧目创作奔波;广东粤剧院一级导演钟汉秋,一级编剧、文华编剧奖获得者黄文锡,非遗传承人熊中彬等赣剧老人,纷纷聚集在省赣剧院,促成了赣剧誉满8月的香江。
上一篇: 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开幕 |
下一篇: 江西百姓文化“幸福指数”节节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