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曾在2010年提出,加快发展辽宁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省,是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振兴辽宁的重要内容。
文化大省变强省,已是辽宁新的发展目标。
改革到位不留壳
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江曾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彻底分开和分类指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战略。
张江说,真转真改就是把企业化、市场化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把政府职能真正由办文化转到管文化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把不留壳、不借壳、不造新壳、不可逆、可核查作为基本原则,总体设计、统筹规划、整体实施、全面推进,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这是近年来辽宁认真领会和把握中央精神,在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
在规范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一任务上,辽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通过包括实施跨区域跨行业整体改革,设立辽宁中部城市群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验区,积极支持营口发挥试点城市示范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整体实施,打破地区、行业、单位界限,推动各地区分散改革向跨区域整体改革深入等一系列举措,破解改革难点难题。目前,全省已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313家,其中21家经营性出版社和65家新华书店全部完成转企改制;67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全部完成改革;61家改革难度较大的文艺院团也已完成32家,其中包括撤销9家,2010年底前全部完成中央规定范围内包括市县文艺院团的各项改革。目前,沈阳、营口、铁岭3市全部完成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其余11个市2011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改革。
与此同时,辽宁率先完成了广电媒体的“三台合一”。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电视台三台合并,重组成立了国内首家新型全媒体业态的辽宁广播电视台。在实现机构建制、呼号和频率频道、服务管理、产业经营、规划投入“五统一”的基础上,着力组建广播电视新闻资源制播共享平台,完成“一次集合采编新闻,广播电视两个窗口播出”,提高新闻资源利用效率。
辽宁还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网吧连锁经营。通过集中监控和统一管理,形成未成年人受益、家长放心满意、网吧业主得益、政府监管高效的多赢发展新格局。2010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在鞍山召开了全国推进网吧连锁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肯定并全面推广了辽宁经验。
此外,辽宁还实施省市两级报业资源整合,探索报业集团跨区域深度资源整合的有效模式。健全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提高文化行政管理效能也成为辽宁文化工作的着眼点。目前,辽宁省14个市全部完成电台、电视台“两台合一”,统一归口党委部门管理;全部完成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合并,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文化共享惠及千万家
在抓改革、抓成效的同时,辽宁省始终坚持把文化惠民当做工作的重中之重。辽宁省的“广电模式”开创了全国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直接惠及百姓的先河。当地用已经覆盖全省98%以上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传输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采用进村和入户相结合、广播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推进,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家里用电视机就能收听收看共享工程的节目,将优秀的文化资源实实在在地传输到基层和百姓身边。
为了实现共享工程进村入户,文化部社文司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在农业科技、务工指南、医疗卫生等资源提供上给予了辽宁极大支持,辽宁省各级广电机构无偿提供两个模拟频道用于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并在架设线路、安装机顶盒和节目制作等技术环节提供支持,保证了文化共享工程辽宁平台的顺利进村入户。此外,省内文化、农业、科协、广电、教育、计划生育等部门的相关资源,也全部无偿提供给辽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辽宁已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农村计划生育中心户、农业科技协会组织,设立了6万多个共享工程服务点,农户家的机顶盒也已全部投入使用。共享工程的进村入户,为当地农民群众送去了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学科技难、获信息难、看电影难、找市场难……这些困扰农民多年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破解。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响热烈,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这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做的又一件好事、实事。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资金投入全部由各级政府筹措,没有增加农民群众的任何负担。
文化事业产业双开花
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要求,到“十二五”期末,辽宁文化产业的“掘金额”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份额将不低于5%,年均增幅不低于20%,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
辽宁早就是文化大省。从被誉为打响思想解放第一枪的话剧《报春花》,到歌剧《苍原》、芭蕾舞剧《二泉映月》、话剧《父亲》和《凌河影人》,辽宁文化不断出彩出新,是全国唯一一个5次折桂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的省份。沈阳评剧院的评剧《我那呼兰河》入选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并获文华大奖。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黑石岭的日子》获得文华奖特别奖和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并入选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全省有20多幅(件)美术作品参加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展览,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二泉映月》、《女儿风流》、《胡桃夹子》等一批优秀剧目巡回演出深受欢迎。
在文化事业取得大发展的同时,辽宁文化产业也正日益阔步前行。截至目前,辽宁已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8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指出,要通过5年努力,到“十二五”期末,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群众文化发展壮大,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繁荣,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辽宁跨入文化强省行列,走在全国文化建设的前列。
日前,在辽宁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召开的全省文化产业工作联席会议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工作目标,即培育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开发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推出一批特色工艺产品,做大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办好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展会,抓好名牌演出院团,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剧目,繁荣重点演出剧场,培育旅游演出品牌,建设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到2013年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时,初步展示文化强省形象。
上一篇: 大连举办文娱产业博览会 |
下一篇: 辽宁启动文化惠民系列活动 |